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理解“怨在不舍小过”?

(2022-04-08 20:24:52)
标签:

随感

分类: 随感

怎样理解“怨在不舍小过”?

——学习《素书》笔记之七十六

 

黄石公在《素书》安礼章里写道:“怨在不舍小过。”意思是说,怨恨产生于不肯赦免小的过失。关于这个问题,黄石公不吝笔墨,共三处作了提醒,他强调:“记过不忘者暴”;“小怨不赦,则大怨必生”;“怨在不舍小过”。通过学习《道德经》,我们已经知道,修身养性必须在“止欲”和“止怨”两方面下功夫。“止欲”,就是要少私寡欲,知足常乐,知止不殆;“止怨”,就是要胸怀大度,不计前嫌,以德报怨。为了诠释好这个问题,我讲三个历史小故事,其中人品高下立判。一个是刘备杀张裕,记过不忘;一个是曹操用张绣,不计前嫌;一个是吕蒙正处世,勿记人过。刘备刚到西蜀时,曾嘲笑西川王刘璋手下的官员张裕胡须太过茂盛,说他的嘴巴就像猪圈一样。张裕以讲故事的形式,也嘲笑了刘备嘴上没毛,下巴光光,这下可惹恼了刘备。等到把刘璋赶出四川后,刘备随便找个理由就把张裕给杀了。虽有诸葛亮再三求情,说张裕是个人才,刘备还是不依,且还幽默地说:“芳兰生门,不得不锄。”这句话,后来也成为了一个成语。张绣是甘肃凉州的一个豪杰,曹操南征时,张绣不敌投降了曹操。曹操看张绣的婶子漂亮就给睡了。张绣非常恼火,于是杀了曹操的长子曹昂和大将典韦。又过了一年,曹操再次征讨张绣,张绣不敌又一次投降曹操。曹操不计前嫌,并封张绣为扬武将军。司马光在《涑水记闻》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北宋宰相吕蒙正勿记人过。在初任参知政事时,一位官吏在朝堂帘内指着吕蒙正说:“这小子也当上了参知政事呀?”其它官员看不惯要坚决彻查,吕蒙正说:“还是不要知道那个人的姓名为好。”当朝的人都很佩服吕蒙正的度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