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
(2022-04-09 15:22:55)
标签:
随感 |
分类: 随感 |
怎样理解“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
——学习《素书》笔记之七十七
黄石公在《素书》安礼章里写道:“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这句话很好理解,却难以做到,尤其是对统治者来说。古人云:“自信者不疑人,人亦信之;自疑者不信人,人亦疑之。”怎样用人,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就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纵观历史,真正做得到的能有几人?这是因为几千年的封建官场上,厚颜无耻的小人层出不穷,尔虞我诈的谗言无处不在。即使再开明的统治者也难免受其所惑,能够将“用人不疑”坚持到底的主儿为数不多。下面要讲的春秋时期的“魏文侯任用乐羊”,可能仅是一个范例。话说魏文侯听说中山国君昏庸无道,决定起用平民出身的乐羊为大将。乐羊这个人文武全才,唯一的问题就是他有一个儿子在中山国任职。魏文侯在召见乐羊时也明确地说出了自己的疑虑,乐羊也表态能秉公办事。于是魏文侯就调遣五万兵马给他,命他攻打中山国。事情不出所料,中山国王果然拿乐羊的儿子做起了文章,扬言若不退兵,即把他儿子剁为肉酱。乐羊当然不吃那一套,反劝中山国王出城投降。谁知中山国王又玩起了缓兵之计,要求给他一个月时间考虑。乐羊答应了一个月也过去了,中山国王又要再延长一个月,这回属下人不干了,认为乐羊徇私枉法。乐羊解释道:我不是顾及父子之情,只是为了收买人心,倘若一味攻城,只会让中山国人团结起来,同仇敌忾。又过了一个月,乐羊下令攻城,很快地攻破了中山国都城。得胜班师回国时,魏文侯亲自出城迎接,庆功宴会后又赠送给乐羊两大箱东西。乐羊以为都是金银财宝,等回家打开一看,不禁吓了一身冷汗,里面全是大臣们弹劾他的奏章。乐羊心想,若不是魏文侯信任自己,自己恐怕早就成为阶下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