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貌合心离者孤”?
(2022-03-18 10:56:19)
标签:
随感 |
分类: 随感 |
怎样理解“貌合心离者孤”?
——学习《素书》笔记之五十四
黄石公在《素书》遵义章里写道“貌合心离者孤。”这里的“孤”,可以解释为孤独、孤立;亦可解释为辜负、背叛。因为孤,古同“辜”。貌合心离,同成语“貌合神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貌合神离的人,定会受到孤立,或者辜负。《吕氏春秋》里说:千人同心,就有千人的力量;万人异心,还不如一个人有用。貌合神离,其势必孤,其力必散,其事必败。汉朝末年,董卓废帝专权,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兖州刺史刘岱、东郡太守桥瑁、奋武将军曹操等,都拥戴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起兵讨伐董卓。但各路兵马却貌合神离,迟疑不进,而且刘岱与桥瑁还相互攻击,打起内战来。董卓抓住了机会,很快就打败了他们。后来袁绍势力开始膨胀,统治着青、幽、并、济四州,兵力数十万。手下的颜良、文丑、张郃都是当时的名将,郭图、田丰、逢纪、沮授、许攸也都是当时的谋士。特别是田丰、沮授的谋略,足以远超张良和陈平。只可惜袁绍不会用人,使得谋士之间貌合神离。郭图污蔑沮授,袁绍就把沮授的建议置之不理;逢纪污蔑田丰,袁绍就把田丰给杀了。此后文臣武将离心离德,官渡之战后,袁绍从此一蹶不振。一手好牌,被打得稀巴烂。晋代傅玄之《何当行》里有一句话:“外合不由中,虽固终必离。”无论是群臣之间,还是朋友之间,倘若缺乏真诚,各怀鬼胎,看似亲密坚固,终会分道扬镳。我们身边这样的事比比皆是,比如相处多年的亲朋好友,一旦环境、地位变了,表面上亲亲热热,心里却形同路人。《素书》本句的主旨,强调的就是真诚之道。以诚处世,则无事不克;以诚立业,则无业不兴。若以利相交利尽散,以势相交势去倾,以权相交权失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