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电信垄断监管的一点看法

(2006-11-29 23:16:10)
关于监管部门如何进行反垄断是个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深刻的话题,我的引申观点如下:
 
第一,反垄断确实需要监管部门的足够智慧和完善的方法举措体系作为保障
 
反垄断只是我们通俗的称谓,严格意义上,垄断分为行政垄断和自然垄断,其中行政垄断是由于国家在行业入口处设置障碍不让其它企业进入的保护政策形成的,自然垄断是消费者在市场上用脚投票投出来的结果,是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垄断。反垄断重点是反行政垄断,如中国电信、中国石化、早期AT&T这样的企业,对于自然垄断相应的力度和法理都存在差异,最典型的就是微软,在欧洲遭到了强烈的反垄断制裁,而在其它国家则不是这样。
 
国外电信行业机构或反垄断机构确实有一整套的垄断测算的方法体系,以指数化垄断程度进而采取动作。大体上,核心的招法有三种,第一是引入竞争对手,如美国80年代给ATT找了个对手MCI,如中国90年代给当时的中国电信找了个中国联通。第二是分拆,如ATT拆成一大堆子贝尔本地网公司和一个长途ATT公司,如中国电信沿黄河为界拆成了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第三是所有制变化,如英法对原国有企业的私有化以及其它的投资主体多元化。
 
 
第二,过去10年间,总体来讲,中国的监管政策是稳健而富有成效的。
 
为什么说我们国家的电信监管政策是有效的,第一,中国没有发生类似于美国在世纪初互联网狂潮中大批电信运营商的死亡和行业资产的价值极大萎缩,相对应是美国发生的电信业的灾难。第二,中国没有发生因为过度管制导致主流运营商的衰亡,与之对应的是美国ATT的分拆,导致子贝尔公司对于长话ATT的疯狂蚕食和最终西南贝尔吃掉了ATT。第三,中国的电信运营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国家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关键。
 
 
仅举一例,比如对当年中国电信的分拆是按地域分拆,而美国是按业务分拆,事实证明中国的拆分方案更科学,因为ATT的分法导致子贝尔的本地业务再发展长途是比较容易的,而长途ATT公司进入本地网缺乏接入资源就很困难。中国在这段时间赢得了电信行业的快速发展,稳健的监管功不可没。
 
 
第三,中国的电信行业监管格局必须进行重大调整,否则将越来越跟不上行业发展的要求.
 
但是,在今天,中国的电信监管格局已经越来越不适应行业的发展,一方面是电信的监管与广电的监管分离,但事实上网络和业务在融合,三重点播、IPTV的出现导致出现了监管真空,监管有问题,行业发展往往就会有问题。另一方面是随着电信价值链的复杂化,网络、应用、内容的融合,导致传统的基于“基础业务”和“增值业务”目录式的监管已经落伍。因此,划地为牢、固步自封的监管已经跟不上行业的融合及转型的趋势。网络整合及内容独立式的监管也许是一个可行的途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