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自撰小品 |
<三>
苏呆呆地坐在地上,旁边斜躺着一个空酒瓶,头上方是施工队尚未拆除的一大块防护棚,恰巧可以在这个大雨滂陀的夜晚给自己挡挡雨,不知为什么,今天心情特别烦,程序中的一大堆bug老解决不了,他索性跑了出来歇一会.因为楼里几乎所有的宿舍都安装了电脑,所以计算机系大四的学生很多到老师那里领了任务后,就回到宿舍做.苏的宿舍一共租了三台电脑
,大家一直忙于联机对战,这阵子玩得发疯,所以天天宿舍里机器轰鸣,人声鼎沸,不熄灯就甭想安静,他是个好静不好动的人,只得出来喝点酒,安静一会儿.
他爱喝酒,似乎是一种祖传的本领,苏的父亲在当地乐团拉二胡,小有名气,演出前总得来二两,喝完后脸颊通红,两眼放光,一曲<<二泉映月>>真是拉得山悲戚,水呜咽,这也对苏的性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什么事情不愿意和别人说,尽付于酒中和曲中.他也不爱进行什么体育活动,高中时班里的男生那么迷足球,他也只是静静地看,从不参与.上了大学,自然有些寂寞和乡愁,苏排解的方法也与众不同,总是拉上几个铁哥们,在草坪上一坐,会唱歌的唱歌,会吹口琴的吹口琴,他自然总是拉二胡,苍凉的曲声引得草坪上的一对对很不愉快,认为是破坏了气氛.除此之外,苏以一种近乎疯狂的态度进行学习,一方面是班级的竞争气氛不容得任何人怠慢学业.另一方面,则是家庭的原因,苏出生在一个书香门地,他的曾祖父是清末的进士,而祖父和父亲都毕业与清华大学,父亲一生命运坎坷,始终没干上自己的专业,不得不靠自己的业余专长来维持生计,苏从父亲那里获益最大的就是他对待挫折的态度,极好地印证了<<老人与海>>中的那句话:"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父亲的一些老友们来拜会,通常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要是当年没有........,你早就.......".父亲只是一笑置之,对自己对社会从
不抱怨,安泰通达而知天命.苏从很小就树立起一种独特的英雄观,他认为与那些轰轰烈烈的大人物相比,象父亲这种平凡而平静生活的人才是人类历史真正的英雄.他也很少梦想成为什么大人物,因为人一生不可测的因素太多太多,他觉得自己能成为一个充实而有力量的男人就够了.小小年纪的苏有了这样的观点,使得他明显比同龄的孩子显得现实主义的色彩更浓,理想主义的色彩更淡.在大学这种其实很容易浮燥起来的地方,苏踏踏实实地制订自己的计划,他的身体不太好,就下决心大一时努力锻炼身体,长跑,远足都是他喜欢的,经过一年不懈的锻炼,苏一天跑一个四千米不成问题`.大二,苏觉得有必要把学习好好抓抓,而且计算机这个东西还离不开实践,他又找机会进了实验室,给老师做项目,一天除了上自习就是上机.当苏
按照自己设计的轨道稳步前进的时候,有一件偶然的事打乱了他的部署.
其实刚上大学起,同学中间就有好多准备TOEFL或GRE想冲出CHINA走向USA,苏从来
没想到要出国,他的想法很简单:早早毕业赚钱供养父母.但大二结束的那个假期里,苏遇到的一件事却使他改变了想法,那个假期里DEC公司来了三位工程师与苏打工所在的
的教研室谈一个合作项目,首先互相交流一下各自的思路与想法,美国人很坦率的由其中一位年轻人先介绍了一下本公司在并行机理论方面的设想,思路很新,而且这个老外很有趣,谈笑风生.但随后中方的那位PH.D代表,却很另苏失望,一口不知带什么地界方言的英语也就罢了,毕竟不是母语,要命的是一说话脸就红,眼睛还不敢直视对方,但这几个老
外很礼貌,一直认真地听,但苏注意到他们偶尔交换一下失望的目光.等中方的代表一讲完,DEC的一位工程师就坦白地说:"sorry,I
have to tell you we have tested
what you said and
it was proved
a failure."
当时苏羞得甚至不敢看中方代表们的脸,但他自己的脸也红了,因为这是他所在教研室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是中国人现阶段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大三伊始,苏就正式开始了对TOEFL
和GRE的冲击.经过了整整一年半的准备,经过了考试,等成绩,发申请的全过程,苏成为了现在等待中的苏,佛罗里达洲立大学给他寄来了录取通知书
,但苏还想再等一等,看有没有更好一点的大学.但毕竟有了一份,心里踏实多了.
雨似乎要停了,苏抬头看了看仅存的几颗星星,他喜欢晚上一个人独处一会儿,记不得是哪本书上说的"每天要花出点时间款待一下自己的心灵",苏在这个时候总是想起一些杂七杂八的事,他爱读书,学外语时再紧张他也要每周给自己留出一定的读书时间,所以他想的事情五花八门.但这段日子他却时不时想起蕊,他隐隐觉得两人
间几年来的事该有个结论了.其实他的身边并不是没有更出色的女孩儿,但不知为什么,苏就是对谁都没感觉,只是想蕊.
正想着,耳边忽然有人喊了一声"骨头",这个外号是因为苏高中时太瘦,同学们给起的,好多年没人叫了,他兴奋地抬起头,因为从声音苏已经判断出是谁了.果然,浑身湿淋淋的龙就在他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