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零售股:信披缺陷导致雾里看花(下)

(2012-12-20 14:08:06)
标签:

零售业

大商股份

重庆百货

友谊股份

联华超市

分类: 分析

发表于《证券市场周刊》2012年第45期


 

    研究机构盲人摸象

 

    作为A股市场的一个重要板块,并且具有消费、并购及资产重估等概念,忌惮信息披露不完善而回避零售业的投资者与机构属于极少数。面对零售业的信息黑箱,目前研究分析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类,尤其对于以研究为己任、以报告谋生的各种机构。

    一是财务指标导向型,即在零售业上市公司经营数据与资料不足的情况下,跳过公司经营过程的研究分析,直接切入到各种综合性、结果型的财务指标考查中。自然,在这种研究报告中,从概念性的定性分析到不分行业的综合财务指标之间,出现了经营过程分析的断层。于是,之于未来盈利预测,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过往数据分析与财务知识根基,更需要些许创造力与勇气。

    二是实地调研型,即通过上市公司实地调研,获得一些珍贵的、于公开披露难得一见的公司经营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有过程、有结果的全面综合分析。在这种情况下,自始自终与上市公司保持良好关系便显得比较重要,进而可能对分析者分析判断的中立与独立性产生影响,同时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亦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歧视与非公平公开的嫌疑。前述个别研究报告中,对零售企业自有物业的介绍,属于一种简化的实地调研型,未勾勒出公司经营的全景,而只是突出了个别概念。

    当然,即便这样,类似研究也面临两项重要挑战,一是所获得经营数据是否全面准确,毕竟口说无凭,其真实性、准确性需要打一定的折扣;二是持续性,这次调研获得的资料能否继续于下次调研时同样取得,这关系到研究报告内容的连续性与可比性。比如,某机构在2012年初发布一篇对重庆百货的调研报告,内容相对详实,其中介绍了门店数、营业面积等具体的经营数据。不过,其在新重百各业态门店及营业面积列表中,却依然标注为2010年的数据。

    三是勤奋发掘型,即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搜集相关零售上市公司的经营信息,并尝试将这些碎片性信息综合整合,以期获得相对完整的经营情况并进而判断其未来发展路径与投资价值。考虑到信息繁杂与准确性等因素,这种研究存在种种诸如“输入垃圾输出垃圾”等问题,尽管其深度发掘的勤奋精神值得肯定。当然,在目前A股市场研究氛围中,此类研究当属罕见。

 

    信息盛宴

 

    其实,目前一些零售业上市公司具体经营数据的披露缺失,非不能,而是不为。在近年来零售业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或重大重组报告中,往往介绍了大量的经营方面的具体数据,与定期报告中的惜墨如金形成鲜明反差。除了披露规则方面的差异外,或许该等报告的功利性亦是一种因素。详细的经营信息披露,既能够利于方案的顺利通过,还可能于IPO时获得一个好的价格。

    比如,三江购物(601116.SH)在其招股书中详细介绍了目前的经营情况,其主营业务是社区平价超市的连锁经营,连锁门店遍及浙江省三十多个城市和地区,已成为浙江省最大的本土连锁超市,截至2010年9月30日,公司共拥有直营门店142家,营业面积合计43.31万平方米。

    更难能可贵的是,三江购物在招股书中更详细介绍了浙江省各地区公司主要竞争对手的情况,其中包括门店数量、平均单店面积、总面积、占比等方面详细信息,所涵盖范围不仅包括本土超市,也包括外资超市。据介绍,数据来源为公司对市场的调查和统计。

    可喜的是,三江购物这种较为详细的经营信息披露有持续的迹象。在2011年年报中,三江购物在介绍主要经营业绩财务指标后,又介绍了网点开发的增量与存量情况:公司新开门店11家,关闭门店5家,净增门店6家;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公司共拥有门店151家,营业面积合计46.59万平方米。同时,公司亦具体列示了期末公司网点的布局情况。

    相比较而言,永辉超市(601933.SH)的信息披露更有技术含量。其在2011年年报中,不仅详细介绍了当期新开门店、存量门店与相应的经营面积情况,也介绍了已签约未开业门店的具体情况。同时,永辉超市亦介绍了门店营运方面的一些情况与原因分析,比如2011年公司坪效11261 元/平方米,同比略有下降,主要原因是新开门店主要集中在下半年,特别是12月新开18家门店,全年营业收入贡献少;又如可比较门店销售额增长13.36%(同时按大卖场、卖场与社区店三类进行了具体列示),日均客流111万人次,同比增长18.09%。

    其中,永辉超市所介绍的同店销售情况对分析零售业极为重要,亦是成熟资本市场投资者所重点关注的零售业指标。因为相较于新开店扩张的更高不确定性,同店销售这种存量经营数据更有利于反映公司经营与行业发展趋势,从而利于投资者的价值判断。

    不过,一些新近IPO零售企业对经营数据的详细披露,目前只能视为研究分析者的大餐,尚与投资者的价值判断与实现距离遥远。之于对信息披露要求较高的谨慎投资者,知道是一回事,知道后的投资决策是另一回事,况且还需考虑新股考查期较短、可能粉饰业绩及大量融资可能引发行业更趋激烈竞争等因素。

 

    倒逼机制

 

    当然,A股老牌零售上市公司的经营信息披露尽管罕见,但并非没有。

    一改A股零售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传统,友谊股份在2012年中报中,对联华超市的一些经营情况进行了介绍;联华超市上半年新开大型综合超市业态新门店3家,其中1家位于上海市,1家位于浙江省杭州市,1家位于浙江省桐庐市;超级市场业态新开门店共67家,其中直营门店6家,加盟门店61家;便利业态注重门店发展量质并重,新开门店共100家,其中直营门店27家,加盟门店73家,便利业态发展呈现稳定态势。

    不过,这种信息披露的增量很可能并非主动为之,而是拜联华超市在香港上市所赐,后者在定期报告中所披露的经营信息更加全面与详细。于是,在经营信息披露方面,友谊股份面临着一种两难选择,拷贝粘贴太多的话,综合百货等业态的信息内容就更显单薄;内容太少的话,又有更“歧视”A股投资者的嫌疑。

    临近岁末,新年将到,年报披露又要闪亮登场。在倡导理性投资、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的氛围与趋势下,零售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会否能够与时俱进,增加些许新内容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