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种“竞争力”

(2012-04-27 10:45:57)
标签:

汽车

快餐

券商

嘉实沪深300etf

财经

分类: 随笔

    充分竞争的市场,可以随时体会到竞争力的差异与强势。以下是其中的三种,似乎有层次区别。

    一是汽车金融行业。两年前曾想提前还车贷,咨询后发现需要支付几个百分点的手续费,算了算就作罢了。今年车贷即将到期,突然收到汽车金融公司短信,说现在提前还贷免收手续费。惊喜之余算了算想了想,又作罢了。

    二是快餐行业。自从麦当劳推出了6元的超值早餐,就基本不在其他时间光顾了。一天买早餐时,那里正销售5元的打折卡,心想不错,就糊里糊涂买了一个。后来仔细一看,发现仅限于一些品种,且还得搭配,一中杯可乐打折后已经超过了6元。

    三是证券行业。一朋友问,说券商打电话来,说可以用已买的一只大监筹换购嘉实沪深300ETF,拿上身份证去营业部办即可,说后者上涨概率更大,问我的意见。想起了反映香港去年股市的电影《夺命金》,里边表现得比较到位。

 

 

(转)沪深300ETF募集冲刺 嘉实卖力宣讲遭投资者质疑
2012年04月27日08:32中国网 字号:T|T

转播到腾讯微博

(图片来源:资料图)

  中国网4月27日讯嘉实基金和华泰伯瑞基金旗下沪深300ETF募集目前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中国网财经中心记者亲身探访北京中关村某券商营业部,现场亲见该券商营业部工作人员及嘉实基金市场人员卖力宣讲,但投资者仍以犹豫质疑态度居多。

  号称千亿规模ETF 嘉实要做亚洲第一

  在该券商营业部,记者拿到了嘉实沪深300ETF的简易宣传手册,工作人员告知投资者,嘉实基金市场工作人员将亲自给投资者进行相关解释和说明。

  对于嘉实沪深300ETF的募集,该券商工作人员直言不讳称,“这个ETF是国内市场创新产品,是证监会和郭树清主席大力支持的,我们94家券商都严阵以待,动用自营盘大额买入。”

  宣讲过程中,券商工作人员多次说明,沪深300ETF推出后,其他沪深300相关基金都将失去意义,“未来我们预见,这种新产品将迅速受到机构投资者和大额套利资金的青睐,其他沪深300基金品种规模和份额只会持续缩水。”该工作人员还表示,嘉实基金此次拟打造一个千亿规模的ETF基金,这次募集结束后,会将原有的嘉实沪深300指数基金转为嘉实沪深300ETF的联接基金,将成为亚洲最大规模的ETF。并坚定对投资者称“规模奔7、800亿很容易,以后达到千亿规模也不是难事。”

  该券商工作人员还力劝投资者将手中持有的沪深300成分股里的弱势股票换购成沪深300ETF,并给投资者列出具体股票名称。记者所见,中国远洋、葛洲坝及四大国有银行等均在列。

  在券商工作人员简要介绍了这次嘉实沪深300ETF的基本情况后,嘉实基金市场部人员亲自现身说法,针对外界质疑的嘉实沪深300“T+2”交易存在缺陷等问题,该市场部人士强调,“我们做过市场调研,T+0套利机会一年也不会超过6次,所以我们的产品设计成T+2。”同时还表示,在融资融券推出前,嘉实沪深300ETF做T+0受限,但等融资融券推出后,就不再受到交易时间的制约。

  有投资者问及上市时间时,嘉实基金市场人士表示,预计嘉实沪深300ETF建仓期约20个工作日左右,5月下旬就将上市交易。

  年迈投资者现场愤怒质疑嘉实基金“旱涝保收”

  2011年,嘉实沪深300指数巨亏73.5亿元,是嘉实基金旗下亏损额度最大的产品。但嘉实基金市场人士仍对在场投资者信誓旦旦表示,嘉实基金今年已经成为国内第二大规模基金公司,其指数基金运作也是公司亮点。“我们嘉实沪深300指数的规模已经有420亿份,三年来都是同类排名第一,跟踪误差最小。”

  现场更有年迈投资者愤怒质疑嘉实基金市场人员:“你们去年亏那么多,还收那么多管理费?”嘉实基金市场人员面露尴尬,承认“我们有些产品做的不错,但很多产品也不行。”

  中国网财经中心记者在该券商宣讲会上随机采访了几位投资者,“不太明白此类ETF的具体操作方法”、“不看好这类ETF,因为大盘短期内不会好,所以指数化的产品也不会好。”等质疑犹豫居多。

  宣讲会结束后,中国网记者询问此次嘉实沪深300首募份额能达到多少时,该券商工作人员坚称“首募100亿以上不是问题。”并力劝记者购买该基金。当记者表示考虑一下时,该工作人员透露,嘉实和华泰伯瑞两只产品都差不多,但“买华泰伯瑞有靠枕等礼品赠送,买嘉实的则没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