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凌晨,长居云南昆明梁源三区的湖北籍年轻诗人余地,在家中自杀身亡。据其生前朋友介绍,余地养有一对不满3个月的双胞胎儿子,其妻身患重症。余地妻子姚女士说,出事前余地失业在家七八个月了,但他给报纸杂志写文章,收入还不错,每个月还房贷,也不困难。但是他事业一直不是很得志。“他这个人就是这样,心里面有什么不愉快,都不和别人说。”(10月09日《长江商报》)
笔者认为,余地之死跟生活的压力有关。余地没有工作,年轻美丽的妻子又患有遗传性肺癌,癌细胞已经扩散,正在化疗。家里一下多了两个孩子,还要支付银行买房的按揭款,生活的压力让30岁的他不堪重负,又没有人可以帮助他,他只好选择割脉自杀,以寻求解脱。
医疗费逼死人,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只要看到“癌症”、“化疗”这些词语,那就意味着需要很多钱,十几万,几十万都不一定能够换回患者的生命。在农村,很多老人一旦患病,都选择自杀,不想拖累子女,不想弄的家破人亡,至少人亡了家还在。余地的妻子得了肺癌,不能不给她治疗,但是癌细胞已经扩散,再怎么治疗也不能改变结果。作为丈夫,他怎么办?
房地产是暴利行业,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在福布斯亚洲2007中国富豪榜上,除首富杨惠妍之外,中国还有数十名房地产开发商跻身今年的40名富豪榜单,这意味着即便中国政府竭力遏制房地产行业进一步升温,居民住宅和房地产投资的需求仍然高涨。生活在城市,房子就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没有房子,没有人愿意与你结婚。买房子又买不起,只好向银行贷款,每月要还按揭款,一辈子给银行打工。余地也一样,他要结婚,要买房,一个年轻的诗人,家在湖北农村条件也不好,昆明的房价应该很高吧?能买得起房吗?只好向银行贷款,给银行打工。作为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他能怎么办?
上学难,上学贵,更不是什么新闻了。特别是生活在城市的外地人,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是非常让人操心的。今年7月,一对双胞胎儿子降临人世。妻子姚女士回忆道:“他(余地)特别高兴,每天都围着孩子转。”余地亲自给两个孩子取了“平平”和“安安”的小名。在9月5日和23日,余地连续为双胞胎儿子写了两篇博客(blog.sina.com.cn/yudi)。双胞胎儿子的到来,给了他做父亲的快乐,一下子多了两个孩子,更给了他压力,孩子需要吃奶粉吧?孩子会生病吧?将来孩子还要上学吧?孩子的户口问题解决了吗?这些都是必须面对和考虑的问题。
当然,余地面临的压力还不止这些。他辞职回家写作,能保证写出来东西都能发表和出版吗?能赚回稿费吗?还有老家的父母一天天衰老,他们如果丧失了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她们的养老问题怎么办?难道可以抛开不管吗?作为一个有良知人,他不能。
诗人也是人,而且是多愁善感的人。当现实与理想发生激烈的碰撞,当世界变的越来越昏暗,当生活的压力不堪重负,诗人也会抑郁。通过诗歌发泄出来,已经无能为力了。
余地太累了,他需要休息了!对于他最终选择了自杀,有人说他是懦夫,但也有人说他是勇士。说他是懦夫的,觉得他抛下重病的妻子、年幼的儿子,年迈的父母,是不忠不孝;说他是勇士的,认为他实现了诗人的理想,以死来抗争这个吃人的社会,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升华,是可敬可佩。
诗人余地死了,希望我们能够好好活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