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萨达姆之死联想:民营医院会走向消亡吗?

(2006-12-27 16:08:52)
分类: 娱乐评论

今天,全球最大的新闻是萨达姆被绞死了!根据新闻报道,是14项罪行把萨达姆推向了绞刑架

萨达姆终于死了,不管人们是欢呼,是愤怒,是叹息,还是无动于衷,这个已经是事实,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真是应了那句话:出来混的,有些东西终归要还的!萨达姆剥夺很多无辜的生命,现在用自己的生命来偿还了,算是扯平了!我不由得想到了民营医院,会不会像萨达姆一样,经历过短暂的“辉煌”后走向自己挖掘的“坟墓”?

从上海地区的情况来看,今年民营医院整体都在走下坡路。这种情形的出现是必然的,正是由民营医院“杀鸡取卵”的经营方式决定的,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不重视品牌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终究要吃下自己栽种的“恶果”。只是时间来得更早了些,让很多人措手不及,惊慌失措!

医疗广告模式是目前民营医院最有效的营销手段之一,但是随着患者的成熟和对医疗广告的反感、医疗行业竞争的加剧、政府部门干涉和监控力度的加大等,医疗广告也逐步面临着诸多问题,陷入了困境,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广告的营销力下降

1、同质化严重,差异性不足

目前国内医疗广告多半在医院领导的指导下,通过企划部门的创作完成,但是由于经验所致的习惯性思维,造成这些广告的表现手法、诉求方式、设计风格过于雷同。这些缺乏差异性的表现,导致医疗广告宣传“千人一面”,难以脱颖而出!

2、宣传成本上升,影响力低下

目前的医疗广告制作和发布的成本是越来越高,但影响力却是越来越低。吆喝叫卖式的广告已经过时,患者对这样的吹嘘已经失去了兴趣,医疗广告没有真正挖掘患者内心的需求,没有体现出医疗服务的差异化,在声嘶力竭、夸大其辞的叫卖声中,患者开始麻木。

3、患者信任度低,选择冲动下降

自从北京新星医院、上海长江医院事件以来,医疗广告遭遇空前的信任危机。逐渐理性的患者面对这样的自夸式广告,不再冲动,不再随便相信,而是以一种怀疑的眼光来审视,这无疑使医疗广告行业的传播成本和传播风险增加。

(二)门诊量和经济效益降低

由于医疗广告环境的恶化,政府部门加强了对医疗广告的管理,限制很多让医疗广告的表现受到了束缚,效果也受到了影响。这样就直接导致民营医院门诊人数和经济效益的下降。

(三)投诉和退费率提高

1、专业能力强,吸引能力弱

虽然医院工作人员在医学方面很有专业素养,但是在心理学和处理投诉方面可能存在很多缺陷。他们不能准确了解患者的心态,不能和患者进行更深一步沟通,从而不能消除患者的疑问,致使退费率上升(甚至发生严重的医患冲突)。

2、诊前服务强,诊后服务弱

医疗服务价值越高,患者越关注就诊后的服务质量。但是,很多医疗广告只宣传高效的诊疗,却不宣传及时的诊后服务保障,患者对医院诊后服务的质疑也成为阻碍他们选择医院的重要因素。

(四)医院管控能力不足

1、医生:不愿开展不赚钱的诊疗项目

部分医生出于自己利益考虑,只愿意开展具备优势的利润丰厚的广告支持大的主打医疗服务,而不愿意开展新的诊疗项目。无疑会使医院的整体经营风险增加。

2、市场:竞争加剧,成本增高,营销阻力加大

由于民营医院的扩张加剧,同一区域内有多家医院在争夺市场,使得医院经营成本不断增高,如果广告能力稍弱,很容易被竞争对手进行拦截。

大家都明白民营医院存在的问题,但是一直忽视或者回避这些问题,直到发现这个问题非常严重了,关系到自身的生死存亡了,才重视起来。“游医”心态和经验主义害了整个民营医疗行业,让这个行业充满了变数,前途渺茫起来!

可以预见的是:2008年前,将有一大批民营医院自行消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