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启功逸闻趣事:好砚拜为神、“书债”还不清、鉴定小插曲

(2018-05-20 18:48:50)
标签:

启功

书画

轶事趣闻

东元书坊

文化

分类: 公益慈善*人文关怀

一、启功喜好古砚

启功喜欢收藏古砚,成名后常年有朋友馈赠名砚,启功难却盛情,遂把获赠名砚转送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他说:“我这小楼经不起重压”。

由于好笔喜砚,启功与制笔造砚的技师成为朋友,山东的笔工李兆志、四川的纸工曾树成、广东的砚工黄庆成了启功家里的常客。

 启功逸闻趣事:好砚拜为神、“书债”还不清、鉴定小插曲

启功有一方常用小砚,下墨很快,他非常喜欢,后来这方砚裂开一条小缝,黄庆荣得知后,拿去精心粘补后,一点儿裂纹也看不出来,启功研墨后高兴地写下砚铭:“破砚重粘,依然全瓦,磨墨而书,吾神来也”。

二、“书债”总也还不清

20世纪80年代以后,找启功求字的人越来越多,他出任中国书法协会主席后,更是难以应对求字者,启功专门备有一个厚本子,封面上题“书债”二字,里面记满求字索书人的名字,本子换了一本又一本,“书债”总也还不清。索字大军一批接一批,有时“浮光掠影楼”的三间小屋站满了人。

据启功的助手、时任北师大校办主任侯刚回忆,登门求字的人有各种理由,有公家出国送礼的,有私家办喜事的,有小孩子上学的,有看病求医的,有自己要字还代别人要的,竟还有“立等可取”的,让先生无力应对,增添烦恼。

为了“躲债”做些正事,启功先后借住北师大招待所、京西宾馆等处,但总是躲来藏去也不是事儿,他回家后在门上贴一字条:“熊猫冬眠,谢绝参观,敲门推户,罚一元钱。”但转天字条就被人揭去。他又换圆珠笔写下字条:“启功有病,无力应酬,有事留言,君子自重。”用浆糊粘贴在门上。

三、鉴定书画小插曲

香港有一位收藏家花高价买进几件古代书画,为安全起见,在银行里租保险箱存放。后来趁着启功到香港讲学的机会,请启功欣赏并鉴定真伪。启功看后说:“我看你还是从银行取出来吧!这些东西还不如你租保险箱的钱多”。

有一次,在香港的一次书画拍卖会上,其中有某位名家的字画上拍,启功记起有一位认识的朋友想买一幅。启功观看一番,但见鱼龙混杂,想起朋友想买的那幅正是赝品,就想回去建议别买。正巧走到出口迎面碰上那位朋友,这种时候,启功不便当面点破,变主动伸手与朋友握手,他紧紧握住,左右一摇,那位朋友心领神会,没有唐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