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志不坚:读李群玉《劝人庐山读书》

(2017-11-01 19:28:19)
标签:

古诗新解

唐诗宋词

文化

分类: 诗词新解*文史聊斋

作者李群玉,字文山,唐代诗人,约公元847年前后在世,除擅长作诗,此外还工书法,善吹笙。

李群玉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志书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杜牧亦赞赏,有《李群玉集》。这是作者写的一首劝学诗,诗题已点明,“劝人庐山读书”。

庐山,一称匡山,相传在殷周时有姓匡的兄弟二人结庐隐居于此,所以称为庐山或匡庐。庐山在江西省北部,鄱阳湖长江之滨,风景秀丽,又多胜迹,为古今游览胜地。

“怜君少隽利如锋,气爽神清刻骨聪”,起句赞所劝学之人少年英俊,“怜”是爱惜,“君”对人的尊称,“隽”通“俊”,英俊、俊秀。“刻骨聪”,形容极为聪明。

“片玉若磨唯转莹,莫辞云水入庐峰”,前句说,你好像一块未经琢磨的玉石一样,只有经过打磨,才能成为晶莹美丽的玉器。后句意思是不要因为云水所隔,道路遥远而推辞不去庐山读书。

钢笔画《庐山》

​这首诗立意在于,一个天资聪颖的人,只有经过刻苦的学习,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并借用生动而优美的比喻,即一块璞玉,只有经过琢磨,才能成为晶莹美丽的玉器。

作者作为一个“诗笔妍丽,才力遒健”的诗人,肯定有过一个艰苦学习的过程才成就其才,因此,借喻利导,劝学于人。

再回到首句“怜君少隽”“刻骨聪”即爱惜英俊聪明之人,倒是想起当下走红的“小鲜肉”,不知有没有贤达名仕向他们“劝学”,想想他们都是千万级粉丝的“少俊”,如果树立起好榜样,其影响力要比笔者写这些文字强过千万倍。

【唐代·李群玉《劝人庐山读书》:怜君少隽利如锋,气爽神清刻骨聪。片玉若磨唯转莹,莫辞云水入庐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