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符号商业实现的再思考
(2014-04-13 10:32:47)
标签:
东元书坊东元智库文化产业蓝海战略创意旅游 |
分类: 文化产业*创意经济 |
一、发展文化产业要靠创意制胜
如何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并通过创意和市场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营资本,是发展创意产业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制胜法宝。
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大背景的一种新型的产业模式,是一种推崇科技创新、强调文化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产业,具有知识密集性、高附加值、高整合性和高产业关联度的特点,其兴起和发展是当代经济、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在产业层面的具体表现,它以其独特的形态演变和运行方式与其他产业发生广泛而复杂的联系,更多地强调文化产业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融合和渗透,其根本观念是通过“越界”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引爆新产业,是超越产业竞争,开创全新市场的“蓝海”,对于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各发达国家的创意产业以各自独擅的取向、领域和方式迅速发展,展现了一幅创意产业全球蜂起的热烈景象,践行着“资本时代已经过去,创意时代已经来临”的豪迈宣言。
二、以创意思维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
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正在成为一个新的推动经济社会成长的要素,是继技术、管理和资本之后又一个有利要素,它之所以能在知识经济时代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其原因之一,便是创意产业能够通过资源的转化推进经济的发展。它基于对资源特性的认识、人的创造力的发挥和市场的把握,在具体实践中需要经过从资源到资本再到市场的多重转化,创意产业也在这些转化中兴起和发展,并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创意产业的概念自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被引入中国,近些年的发展表明,创意产业正在成为中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策动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就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言,通过创意将文化资源转变为经营资本,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可以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弘扬民族文化,进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
河南作为一个历史文化资源大省,不缺乏文化积淀,不缺乏历史遗迹,不缺乏创业激情,不缺乏谋求加快发展的需求和动力,但缺乏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新生,缺乏本土文化与外来文明的对接,缺乏优势资源的深化开发利用,缺乏科技创新并转化为商业实现的国际化平台。因此,如何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即如何做到河南特有的历史文化符号的商业实现是建设文化强省、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重要途径。换句话说,历史文化资源的成功开发利用既源自一种丰厚的文化底蕴,更是这种文化的张扬与发展。
三、创意转化历史文化资源要点
1.仿古必须融今才能实现推陈出新
原生态存在的历史资源其蕴含的文化,需要张扬与发展,要与时俱进,才更能为现代消费者广为接受。因此,仿古不能泥古,在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中,必须适当注入现代元素,并与现代科技结合,达到推陈出新的效果。
2.应以故事力活化和整合历史文化资源
历史文化资源的背后往往有许多故事,以多种形式宣传、演绎这些故事可更好地张扬其文化内涵,吸引消费者。也可以编故事,或用创意将各种原生态存在的、等待开发与利用的、有市场增值潜能的资源整合到一起,赋以新的价值,活化这些资源。
3.创造情感资源
情感是人类的灵魂,创意给产品赋予了灵魂,消费者对一个产品和品牌从认知到最后购买的过程,是一个情感不断变化的过程,打动消费者、让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是每个企业实现资源转化的“最惊险的一跃”,这一跃中,创意推动情感常常起到关键的作用。
4.必须树立“整合观”、“品牌观”和“体验观”三大观念
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是一项涉及范围较广的系统工程,不仅要规划先行,从长计议,统筹开发,还要树立融合开发观,在高层面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实行多元文化和多种功能的融合,才能打造完善的产业链,创造并实现更大的市场价值。为此,要努力形成政府、社会、企业、百姓等各方利益主体齐心协力推进发展的格局。
总之,发展文化产业要靠创意制胜,创意产业创造美好生活。美好的生活需要经济作基础,在发展文化的同时,也要发展经济。现代消费经济已经步入体验经济时代,也有人称之为“玩经济”时代,是否能够吸引消费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好玩、是否能够参与体验。因此,无论是文化发展还是经济发展,“体验”都至关重要,在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时,就要将“体验观”自始至终地贯彻其中。
河南省文化资源极其丰富,这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得天独厚的重要条件。对文化资源来说,谁占有它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谁率先将其开发成文化产品,谁才真正把资源变成了财富。因此,应该大力挖掘和整合利用文化资源,解放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实体经济的高度融合,以创意推动文化资源向经营资本的转化,进而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