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理“官员老赖”必须动真格

(2017-07-25 21:22:11)
标签:

杂谈

​清理“官员老赖”必须动真格

乔志峰

郑州市二七区法院:公职人员当“老赖”,晋职晋级将受影响。如果公职人员当“老赖”,怎么约束?记者从郑州市二七区法院获悉,该院推行失信告知制度,对于失信的公职人员将限制晋职晋级、评优评先。二七区法院执行局副局长杨明表示,通过落实失信告知制度,对失信公职人员和名人名企在晋职晋级、评优评先、文明创建、综合治理考核、人大代表资格审查等方面进行限制,压缩其生存空间,敦促其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7月25日《河南商报》)

清理“官员老赖”必须动真格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可是,总有那么一些人,偏偏就是赖账不还,他们不是还不起,而是故意耍赖不想还,对这种人,人们都深恶痛绝,送给他们一个专用名词叫“老赖”。以前,提到“老赖”,大伙儿首先想到的,是某些不良商人、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黑心老板,实际上,“老赖”当中还有着某些公家人的身影,甚至还为数不少。

公职人员为什么沦为老赖?不排除有人确实经济困难,但其中一些肯定不是这么简单。有的,可能是认为自己手握一定的权力,心存侥幸,我就不还,谁又能把我怎么样?有的,可能是随大流,看别人借款不还,也想浑水摸鱼沾点便宜。

赖账不还,首先当然是失信,是诚信出了问题。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工程的意见》,提出了“坚定信念、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恪尽职守、依法办事、公正廉洁”的公务员职业道德。同时明确公务员职业准入的道德标准,探索建立公务员诚信档案,健全公务员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很显然,对公务员的个人诚信要求越来越高了,而对于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无疑更要高标准、严要求。明显失信、上了“老赖榜”的领导干部,还有资格继续忝居高位吗?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老赖干部”不仅自身信用受损,还严重损害了政府公信力。谁都知道你们“欠债不还”,今后工作的时候怎么好意思面对群众?

清理“官员老赖”必须动真格

​造成这种尴尬局面还有一大重要原因,就是清缴力度不够。对社会上的老赖,经常可以看到相关部门出台公开曝光、限制消费甚至诉诸法律等措施,而一些地方对干部老赖,却缺少有效的办法。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老赖干部不仅自身信用受损,还严重损害了政府公信力。郑州法院这回动了真格,对于失信的公职人员将限制晋职晋级、评优评先,想必能够对遏制这一歪风邪气起到一定的效果。类似的干部老赖,并非只有郑州一地存在,其他不少地方也有,也都该像郑州这样动点真格、拿出点力度来了。

有些“老赖”情节严重,还可能构成违法。有能力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必须主动履行,否则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将被追究刑事责任。现如今,“老赖”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对各级法院而言,执行难更是一个带有共性特征的问题。“老赖”死猪不怕开水烫、拒不履行判决,法院判决书沦为“一纸空文”,对法律尊严和司法公正的伤害无疑是巨大的。清理“老赖”必须动真格,清理“官员老赖”更须拿出法律、行政等综合手段,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听之任之。

清理“官员老赖”必须动真格

​新闻链接

http://www.henan100.com/news/2017/721424.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