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让快递包裹成为“牛皮癣”的新载体

(2016-07-08 07:11:46)
标签:

杂谈

别让快递包裹成为“牛皮癣”的新载体

乔志峰

快递包裹贴小广告生意悄然兴起,法律未禁止。中国是全球第一快递大国,2015年快递业务量突破200亿件。巨大的快递包裹投放量让“包裹上贴广告”的生意悄然兴起,上面的广告涉及旅行社、网店、培训机构等。有人认为只要不耽误收件就行,可以接受这种形式;也有人担心广告内容不健康或影响收件地址的辨识。中新网记者发现,中国法律法规上没有禁止这种商业行为。专家称,应加强对快递包裹上广告内容的审核,不得损害消费者的情感和经济利益。(77日中国新闻网

说到最神出鬼没、无孔不入的东西,小广告绝对算一个。以前,街边墙头、电线杆子上都贴满了这些东西,被人们厌恶地称为“牛皮癣”。后来,相关部门对户外广告管得严了,某些不登大雅之堂的广告根本无法露面;随着城市管理力度的加大,雇人四处张贴“牛皮癣”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搞不好还会受到重罚。于是,一些商家就绞尽脑汁试图开辟“新战场”,有的盯上了小区的公益广告牌,有的傍上了满街乱窜的小面包、三轮车。现在,随着电子商务和物流产业的突飞猛进,广告商连快递包裹都盯上了,也真是与时俱进、蛮拼的。

虽然现行法律对此并未禁止,但邮政业的相关国家标准中,有针对快递封装用品的封套、包装箱、包装袋“任何部位不能印有经营性质的广告”的要求。那些“包裹上贴广告”的快递公司,无疑违反了这一要求,至少在操作上是不规范的。

包裹广告首先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有强制推送之嫌。更严重的是,由于广告资质、广告内容缺少把关,很容易让非法广告甚至欺诈广告蒙混过关。一旦有消费者因轻信包裹广告而有了不愉快的消费体验,或者干脆遭受了欺诈、蒙受了损失,或许还会面临维权难的问题。无疑,这对正常的消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

我们知道,国家对广告发布有着严格的规定,不管是户外广告还是媒体广告、网络广告,都要通过相应审批,否则都要依法进行查处,但对于包裹广告的管理而言现在还处于空白期,最主要的问题就出在缺乏明确法规上。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早日拿出应对的措施来,决不能任由包裹广告野蛮生长、沦为小广告“牛皮癣”的新载体。

新闻链接

http://news.sina.com.cn/c/nd/2016-07-07/doc-ifxtwiht3236615.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