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消费者遇上“呼死你”只能自认倒霉?
乔志峰
男子被呼死你频繁地骚扰,相关部门称追查有难度。近日,做钢材生意的夏先生被“呼死你”的频繁来电骚扰,不仅影响了生活,还让生意蒙受损失。“呼死你”系列软件也叫网络电话自动追呼系统或手机轰炸软件。河南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原本用于清理小广告等正规用途的此类软件,如今却成了一些人用于追债、报复他人的新宠。(6月30日《河南商报》)
这“呼死你”着实可恶,沾上了就像牛皮糖一样,甩都甩不掉。类似的骚扰和侵权行为,不止是让消费者不堪其扰,如果因此而影响了重要电话的打入和接听,损失就更大了。被骚扰的夏先生是做生意的,关机不太现实,换号也太麻烦,不被折腾得“濒临崩溃”才怪。
谁来管管“呼死你”?首先,电信运营商应该负起责任来。用户遭受骚扰,运营商有义务为其解决问题、提供正常的消费环境。可是,郑州联通相关负责人说,对于“呼死你”系列软件也接到过一些投诉,技术部门目前对于类似号码可以屏蔽,但有些仍无法屏蔽。以前就接到过投诉,为何现在问题依然存在?是对问题不够重视,还是工作效率太低,抑或干脆就没打算解决问题?
另外,消费者还可以报警向警方求助。“呼死你”不仅涉嫌骚扰,有的还涉嫌敲诈勒索,警方应予调查处理。可是,郑州市公安局一位相关负责人表示,使用“呼死你”软件涉嫌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但这类案件不好追查,需要网监等部门的配合,如果对方使用的是境外或移动基站,则追查更有难度。连警方也没辙,难道消费者遭遇了“呼死你”,就只能任其绑架、自认倒霉?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在给消费者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有不少烦恼如影随形。电信骚扰和电信诈骗,就是最常见的问题。一个网络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中国的手机用户都遭遇过电信骚扰。并且,这种状况已经持续若干年了,老百姓早就怨声载道了,媒体也屡屡曝光了,可情况却依然如故,且在一定范围内还有愈演愈烈之势。从技术层面管住这些问题真的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吗?通过资费清理、规范平台、畅通举报渠道、监控发送流量、内外共治、警方异地合作调查等手段开展综合整治,完全可以实现标本兼治。归根结底,这还是一个责任心的问题。如果任由消费者被“呼死你”之类的东西绑架,既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恐怕也不利于电信行业健康发展和良好消费环境的建立。
新闻链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