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老百姓摆摊有人管,“黑停车位”没人管?
乔志峰
清明刚过郑州黑停车位死灰复燃,何时形成长效监管机制? 不久前《河南商报》连续刊发了“郑州‘黑停车位’调查”报道,引发市民热议。对于多部门联合执法是否治标不治本,不少市民有疑问。近日,记者再次来到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大一附院附近,发现看车人“重操旧业”了。对于收费方法,看车人的说法和前期记者暗访时并无二样。“听说前几天过来治理了,你们还敢出来收费?”记者问,一名女性看车人笑而不语。(4月6日《河南商报》)
郑州对黑停车位的治理,已经不是一次两次,每一次都给人一种力度很大的感觉。只可惜,每一次看起来很美的集中整治,都没有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难逃风头一过问题便死灰复燃的命运。长此以往,不仅导致问题久拖不决,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据说,是因为由于执法权有限,对于查处非法停车场只能靠多部门联合执法,但多部门对谁来牵头联合执法表态不一。何止是黑停车位,现在有很多事情都存在多头管理、多头执法的现象,乍一看涉及到很多单位、很多部门都在管,可最终的结果却是哪家单位都不愿管,互相推诿扯皮踢皮球。
那么,究竟该谁牵头实施联合执法呢?我觉得应该由当地政府出面,将相关部门召集起来,共同拿出一个管理办法来。必须明确相关单位的职责、厘清管理责任,不能总是一笔糊涂账。事情有了明确的责任单位,就有人管了,他们就会上心了,再出问题也就不致于推诿扯皮了。
另外,黑停车位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并且能够历经无数次治理而继续顽强地存在,如果说背后没人撑腰、没有保护伞,不管别人怎么样,反正我是不信的。普通老百姓在街上摆个小地摊都有人管,某些人在公共道路甚至人行道上公开圈个地盘就收钱,咋就没人管呢?对这种公开的违法行为,管理部门不可能看不见,看见了为什么没有实行有效的管理?这里边是不是存在一些猫腻?管住黑停车位,恐怕首先还是要对监管部门拿出监督和问责的力度来。
新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