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调戏骗子”并不好玩

(2016-03-16 07:19:52)
标签:

杂谈

“调戏骗子”并不好玩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乔志峰

骗子花样多,假冒明星骗粉丝也成了他们的新创意。继“吴彦祖深山拍打戏被打飞”后,“老干部”霍建华也中招了。据@中警安徽 介绍,近日,网友曝光了一则诈骗信息,机智的网友不仅没上当,反倒斗智斗勇,狠狠地消遣了骗子一番。

实际上,“调戏骗子”并非这位网友的独创,此前早已有人尝试过,并且大有日渐流行、成为“时尚娱乐方式”的趋势。有网友在网上公布了一套“秘籍”,讲解4种对付短信骗子的方法。据称这些方法经验证都有效,网友们纷纷表示赞成。甚至连百度贴吧中也出现了专门的“调戏骗子吧”,来自天南海北的网友聚在一起交流调戏骗子的方法和经验,讨论得热火朝天、不亦说乎。

骗子骗人不成反被调戏,令人忍俊不禁,也非常解气。可是,笑过之后却有一股苦涩涌上心头。谁给我们制造了调戏骗子的机会和“娱乐”呢?首先,当然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通信运营商,正是他们的宽松管理,才滋生了那么多的短信骗子来供大众娱乐;其次,要感谢执法部门,要不是他们打击乏力,怎么会出现短信骗子、各种骗术层出不穷比肩接踵的“喜人局面”?另外,还要感谢那些负有监管之责的政府部门,他们至今尚未对短信骗子拿出有效的杀手锏。当我们在尽情享受“调戏骗子”所带来的娱乐快感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向上边所提到的单位和部门说声“谢谢”呢?

感谢有才的网友能够想出各种各样“调戏骗子”的非凡创意,把本来痛苦的事情变得有趣、转换成了轻松的娱乐,再一次把阿Q精神胜利法发扬光大。只可惜,“调戏骗子”其实是最无奈的游戏之一,并不好玩,折射出的骗子横行、千奇百怪骗术泛滥成灾的社会现实。并且,骗子是“专业人士”,他们处心积虑编织新骗局,普通人哪怕再小心也可能会有防不胜防的时候。

归根结底,遏制诈骗还是要靠相关单位和部门尽职尽责,采取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三管齐下”的方式依法打击:其一,该追究刑责的绝不能手软。对实施诈骗者、倒卖泄露公民信息者以及为诈骗提供帮助的电信员工,必须依法处理;其二,行政处罚力度要加大。工信部出台了《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规定未经用户许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向其发送商业短信息。需要进一步加大执行的力度,该停业整顿的停业整顿、该吊销执照的吊销执照;其三,经济处罚手段要细化。罚就罚狠一点,对屡教不改者不妨罚他个倾家荡产。

新闻链接

http://news.163.com/16/0313/08/BI197DS300011229.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