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别让“玉米粉”成为“70码”
乔志峰
南京警方:肇事车辆未酒驾毒驾、未狂奔。6月20日,南京发生宝马闯红灯撞散马自达致2死事件。警方的最新通报是:经DNA鉴定王季进是肇事者,没有顶包;王季进未酒驾或毒驾,车内一公斤多白色粉末是玉米粉;从驾车轨迹分析,宝马车速确实要比身边车辆快一些,但并没有出现狂奔的现象。
警方的最新通报堪称“大反转”。如果根据此前媒体报道和坊间流传的诸多细节来还原事故经过,是这样的:无证无照的司机吸毒后驾宝马一路狂奔闯红灯,像一枚炮弹一样将一辆马自达车撞成碎片。而如果根据警方最新通报还原事故,则是这样的:一位证照齐全的司机,既没喝酒也没吸毒,开着宝马车,车里装了一公斤多玉米粉,以“比身边车辆快一些”但绝非狂奔的速度行驶,结果像一枚炮弹一样将一辆马自达车撞成碎片。
上述两个版本哪个更合理,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网络上对此已经有了一些争议。除了车速、肇事司机是否被调包之外,就连“玉米粉”也备受关注——开着宝马车,带那么点玉米粉做什么?玉米粉的外观,跟毒品似乎也并不特别相似吧?质疑惨烈车祸,无关“仇富”,只关乎真相。
我个人更愿意相信警方。警方是对事故进行调查的权威单位,不相信警方,还能信谁?不过,毕竟此次事件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警方不仅要及时公布调查结论,还要做出更详尽的解释,特别是要尽可能多地公开相关证据,以释疑解惑、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真相。比如,有市民就表示,既然调包之类的传言这么多,警方应第一时间公布相关监控视频,一目了然更能说明问题。
相信很多人都对2009年发生在杭州的“70码”事件记忆犹新——青年男子胡某驾驶三菱牌EVO跑车撞飞横过马路的男青年谭某,致谭当场死亡。杭州警方在案发后的事故通报时称,案发时肇事车辆速度为“每小时70码左右”,立即引发舆论强烈质疑:“70码的车速,能把人撞起5米多高,飞到20多米外的地上吗?”此后,“70码”甚至跟“打酱油”、“俯卧撑”、“躲猫猫”等一样成为网络热词,被用作民众对政府公众事件解释及处理不满时的一种反讽。我们不希望看到“玉米粉”也跻身热词之列,政府和执法部门应该靠公开和透明来维护自身的公信力。
新闻链接
http://news.163.com/15/0621/23/ASM0PPCU00011229.html
http://news.163.com/15/0622/02/ASMBV54S00014Q4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