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还有多少“送礼清单”在潜伏

(2015-01-01 07:49:18)
标签:

清单

曝光者

董事长

纪检部门

u盘

分类: 时评

还有多少“送礼清单”在潜伏

 

乔志峰

 

网曝四川一国企董事长送礼名单纪委介入调查。一则揭发四川省劳模、会理大铜公司董事长逢年过节给政府部门领导送礼的网帖在网上流传。网贴附有5张送礼清单,罗列出2014年该董事长送礼的对象以及礼品。凉山州政府新闻办在官方微博发布信息称,由州纪检监察部门成立专门调查组对贴文反映内容展开调查。(20141231日《新京报》)

 

又见“送礼清单”。“送礼清单”能够得以曝光,基本上都是两种情况,一是偶然因素。比如有网友在路边捡到个U盘,结果从中发现银川1家地产公司给中卫47名官员送礼的名单;二是内讧。这种现象比较多,毕竟“送礼清单”属于单位的机密,只有熟知内情者才具备曝光条件。此次四川曝出国企董事长送礼,应该也属于后一种情况。曝光者出于什么动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清单内容是否属实。纪检部门已经介入调查,但愿调查能够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并及时通报调查的进展和结果。

 

以往“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送礼清单”,现如今成了网络宠儿,频频在网上露面并得到众多网友的“狂热追捧”。这说明,“送礼清单”之类的东西并非个别现象,而是在相当范围内都存在,在一些地方和领域还形成了潜规则。跟以前频频见诸媒体的小姐反腐、小偷肃贪之类的事件一样,“送礼清单”被踢爆不过属于“意外”和小概率事件。假如U盘没丢,假如没有出现内讧,秘密恐怕还会被保守得很好。被曝光的是极少数,没被曝光的还有很多。每一起“送礼清单”事件背后,都折射出当今社会监督制约机制的不完善和相关部门的失职失责。

 

谁会为“送礼清单”曝光埋单?有人说,应该是收礼的官员。他们的做法,明显属于受贿;有人说,送礼的企业也难辞其咎,他们的行为也涉嫌行贿。可是,从以往的某些案例来看,虽然清单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当事单位和官员却仅仅被象征性轻描淡写处理一下,有的则干脆不了了之。而那些曝光清单的人,或被指“精神有问题”,或被以犯敲诈勒索罪判刑。被曝光者安然无恙,曝光者却付出了沉重代价,是否合理合法?背后是否存在一些猫腻?

 

年底了,又到了送礼收礼等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高发期。有多少“送礼清单”还在继续潜伏着未被曝光?还有多少单位和个人依然无所顾忌、顶风违纪?纪检部门应该对此开展专项调查和整治行动,并及早拿出监督制约的长效机制来。

 

 

新闻链接

http://news.cnr.cn/native/gd/20141231/t20141231_517271879.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