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发帖者是谁已不再重要”是一种进步

(2010-11-21 14:17:47)
标签:

谭志国

湖北

恩施纪委

日记

成都商报

乔志峰

杂谈

分类: 时评

“发帖者是谁已不再重要”是一种进步

 

乔志峰

 

网上炒得沸沸扬扬的“腐败日记”事件,近日有了新进展。湖北恩施纪委表示,对腐败日记主角谭志国的调查已提上日程,首要是调查日记内容的真实性,发帖者是谁已不再重要。(11月20日《成都商报》)

 

就在“腐败日记”暴热网络之前,湖北恩施人贺孝辉、汪学平等人实名举报恩施州公安局副局长谭志国及覃之斌等人长达数月之久。岂料一篇网络版的“腐败日记”却火了,无论作者是谁,谭志国业已成为舆论焦点。因此,有人也许会质疑:如果没有“腐败日记”的走红,当地纪委是否会对此引起重视呢?日记流传了这么长时间才将调查提上日程,纪委的工作效率是不是有点太低?类似的疑问我也有,但我还是认为,恩施纪委“发帖者是谁已不再重要”的态度是一种进步,值得肯定。

 

“送礼清单”、“回扣记录”、“出国考察录像”、“国土局公款吃喝结帐单”、“性爱日记”、“腐败日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腐败现象以“网络曝”的形式进入公众的视野,频频在网上露面并得到众多网友的狂热追捧。回顾以往的类似事件我们会发现,面对网友的曝光,不少地方和部门的第一反应便是追查发帖者的身份和动机,而对网贴反映的内容是否属实置若罔闻。最离奇的一个案例是:有网友在网上贴出湖南耒阳市副市长谢志春的一篇讲话稿。讲稿中,该副市长怒斥该市某些基层单位在计生工作中弄虚作假,甚至花钱守在医院门口买些“三陪”小姐冒名顶替做引流产手术以完成任务,引发网友一片哗然。耒阳计生局郑局长表示,他们认为在网上发这个帖子的人可能别有用心,他们已配合公安,正在积极查找发帖人!

 

在网上发领导的讲话稿居然也惹祸!自从王帅案发生以后,网上就开始流行一个发帖专用声明:“以上内容完全是复制粘贴,本人并不明白其意思,故本人不对以上内容负法律责任,请不要跨省追捕。要详查请自己联系原作者,谢谢!”事实却教育我们,“复制粘贴”也不见得安全,连原样翻拍领导的公开讲话都算是“别有用心”呢。如此舆论环境之下,谁还敢监督?!

 

面对“腐败日记”之类的曝光,是应该先追查发帖者的身份和动机,还是应该先查证曝光内容的真实性?不同的处置方式,折射出地方政府截然不同的法律意识和执政理念。恕我直言,凡是只追查发帖者的身份和动机而不调查事实的地方,都缺乏接受监督的诚意,甚至存在逃避监督、打击监督的严重问题。事实也确是如此,不少发帖者都曾受到打击报复:有的遭遇“跨省追捕”,有的被诬为“精神病”,有的甚至锒铛入狱成了“敲诈犯”……

 

从目前的社会现实看,网络举报、匿名举报必将长期存在,各级政府对此应有容忍的雅量。不欢迎匿名举报、发现曝光先拿举报者“开刀”,不仅是不自信的表现,也有滥用职权甚至违法乱纪之嫌。跟某些地方的“常规处理方式”相比,恩施纪委“首要是调查日记内容的真实性,发帖者是谁已不再重要”的态度和做法,谁能说不是一种进步呢?当然,不追究发帖者的身份也并非绝对,如果经过调查发现帖子存在严重失实甚至涉嫌诽谤,再来追查也不迟。

 

新闻链接
http://news.163.com/10/1120/04/6LTIPJ4200011229.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