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给贫困孩子是“委员电脑”的最佳归宿
(2010-03-13 17:05:59)
标签:
办公平台网络办公全国政协委员归宿乔志峰杂谈 |
分类: 时评 |
捐给贫困孩子是“委员电脑”的最佳归宿
乔志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林嘉騋向全国政协发出倡议书,呼吁委员们会后能将电脑捐赠出来,为农村1.2亿缺乏电脑的孩子打开通往世界的窗户。这一呼声与网民近日在网上奔走呼吁委员捐电脑一事可谓不约而同。该倡议得到一些全国政协委员的回应,多名广东团委员表态愿意将电脑捐给有需要的人。(新华网3月12日报道)
据悉,全国政协建成了委员网络办公平台,全会闭会以后委员全天候进入“委员办公平台”是通过所配发的“身份数字证书”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只要有“身份数字证书”,委员们应该在哪儿都能顺畅地登陆平台履行职责,根本不需要政协配备专用电脑。以网络办公为由来回应委员电脑问题,显然很难服众。否则的话,普通的工人、农民现在也都需要到网上学习和查资料,为何没有人为其 配备免费电脑,独独委员们要享受这种特殊待遇呢?
其实,公众之所以对委员发电脑提出质疑,并非只是心疼买电脑的钱,也不是对政协和委员们不信任,而是想搞清楚:给委员们发电脑到底有没有必要?是不是造成了浪费?另外,很多公众更想争取的是公民应有的知情权和决定权——毕竟买电脑花的都是纳税人的钱,为何事先就不能征求一下纳税人的意见呢?今天可以以工作需要为由发电脑,明天是否就可能以“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名给委员发汽车、发宾馆和景区的消费券呢?
“委员电脑”现已成为公共事件,相关部门务必认真对待。这不仅是对公民的感受和权利的尊重,更是关乎政协和委员自身形象和公信力的大事。而一些委员和网友们将电脑捐给贫困孩子的呼吁,我觉得应该是处理“委员电脑”的最佳方案。记者从中国扶贫开发协会获悉,目前我国农村1.5亿中小学生中,有80%以上的没有用过甚至没有见过电脑。现代信息技术的缺失和信息拥有量的匮乏让他们在人生的起跑线上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学生。把饱受争议的“委员电脑”捐给最需要电脑的穷孩子,既可以为下一代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又能将政协从沸沸扬扬的“电脑风波”中解脱出来,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新闻链接
http://news.163.com/10/0312/01/61HN7QQF000146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