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上课不能只图“混个脸熟”
(2009-06-21 18:02:51)
标签:
教育选修课半面之交考题是可忍孰不可忍乔志峰校园 |
分类: 时评 |
教授上课不能只图“混个脸熟”
乔志峰
大学教授防学生逃课,用自己头像做试题考学生是否认识。出题者重庆工商大学张渝政教授这样表述自己的出题用意:“我曾经在校园听学生说,他们上选修课连老师的脸都不认识,都能通过考试,当时我很气愤。”所以,这次考试第一题,张教授就用自己的照片当考题,考考学生究竟是否认识身为任课老师的他。(6月20日《重庆商报》)
你认识我不?认识,恭喜你,加分;不认识,哼哼,别怪我不客气。怎么看这都不像考试,反倒有点像开玩笑。教授先生这是在“传道授业解惑”呢,还是在玩“行为艺术”?
“上选修课连老师的脸都不认识”,算多大个罪过?学生上课的目的是学知识,而不是去观赏并熟记老师那张“可敬的脸”的。选修课本来课时就不多,学生对老师不太熟悉也是有可能的。有的人记性好,连“半面之交”(尤其是对领导、大人物)过目不忘,有的人(如我之流)天生就不善认人。此天份使然,与态度无关。
教授这样做,据说也是“无奈之举”——选修课大面积逃课已成某些高校公开的秘密,让教授感到“很气愤”。此前,其他高校也有过类似考题,有的考任课老师名字是什么,有的考参考书目是什么,这种题如果答不出来,说明你根本没上过这门课,一般都被老师直接判为不及格。
教授们之所以要“很气愤”,表面看是由于学生“根本没上过这门课”,实际上恐怕还是由于事涉“师道尊严”的“原则问题”吧?你不来上我的课,岂非看不起我乎?你连我的脸都不认识,岂非视我如无物吗?是可忍孰不可忍,别说直接判你不及格了,要搁古代,罚跪、打板子一个都不能少哩。
学生“翘课”(逃课),当然不对。但凡事都有两面性,某些教师爷不知想过没有,学生之所以要翘你老人家的课,是否说明你的课缺乏吸引力呢?另外,还有一个更值得深思的问题——学生不上课都能通过考试,这个课上起来还有多大必要?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学嘛。非要把他们圈在教室里听课,是不是一种浪费?“课都不上的学生,即使成绩能过关,也是对老师的不尊重”,难道为了老师的面子,学生的时间、学校的教学资源就能这样白白消耗吗?
教授上课不能只图“混个脸熟”,而是要考虑自己到底能教给学生多少有用的知识。学生从你的课中受益了,你老人家自然而然就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