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世好工”:可以炒作,但不可以骗人
(2009-05-12 17:28:33)
标签:
周薪澳大利亚大堡礁商家熏衣草公众乔志峰杂谈 |
分类: 时评 |
“绝世好工”:可以炒作,但不可以骗人
乔志峰
广东某景区公开招聘两名美女兼职保护花田,名曰“薰衣草天使”。她们住着度假村的超五星别墅,每天的工作只是巡视薰衣草林区、指导游客游览拍照,周薪便达2万元人民币。不过,粤版“绝世好工”刚出招聘启事,就被人质疑其只是炒作的噱头,有业内人士提醒应聘者要小心上当。(5月11日《新快报》)
兼职“护花使者”周薪两万?粤版“绝世好工”很像是“全世界最理想工作”——澳大利亚大堡礁护岛人的翻版,其策划和炒作的意味非常明显。因此消息在网络公布后,网友们几乎是一边倒地拍砖,有人担心只招美女有没有“潜规则”,甚至有人呼吁劳保部门“介入监督这种有作秀嫌疑的招聘活动。”
其实,所谓的“炒作和作秀”,只要不超越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只要不违背社会的公秩良俗,就属于一种正常的商业推广活动,无须过于紧张。对企业而言,宣传推广是不可或缺的。特别在各行各业同质化竞争都日趋激烈的今天,能够别出心裁开展一些活动也是企业具有创意和活力的体现。同时,某些炒作活动对公众实际上也不见得没有一点益处——有能力的可以参与竞争,不是又多了一个获得“好工作”的途径吗?至于其他大多数人,最起码也从中得到了娱乐和轻松嘛。
宣传推广理所应当,适度的炒作作秀也无可厚非。但有一点商家必须把握:可以炒作,但不可以骗人。正如专家指出的那样,“如果该企业最终能兑现2万周薪的承诺还好,如果最后以挑不到合理人选为由,让这场秀不了了之,那将给整个广州旅游业抹黑。”这样的现象并非没有先例。前些年很多商家都热衷于采用重金征集广告语的方式炒作,开出数千甚至数万的天价征集一句话,引得无数公众参与其中,可到最后不少商家却不约而同来一个“头奖空缺”,令人大呼上当。既宣传了自己,又没有真正出钱,这样的小把戏看似高明,其实得不偿失,不光损害了企业自身的诚信度,也给整个行业抹了黑。现在再有征集广告语的活动,公众参与的热情就远不如前了。
规范商家的“炒作和作秀”行为,不仅需要商家的诚信自律,政府部门也需对其加强管理。当然,这个管理,并非不分青红皂白对商家的所有“作秀”行为赶尽杀绝,而是进行规范和监督,不使其跑偏,尤其是要避免其沦为忽悠的变种。
新闻链接
http://news.sina.com.cn/c/2009-05-11/012915601240s.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