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人士最不可能拿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2009-02-18 20:15:54)
标签:
吉尼斯掌托世界纪录最不黄文乔志峰杂谈 |
分类: 时评 |
民间人士最不可能拿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乔志峰
巴掌拍起来像放鞭炮,最高108分贝盖过火车鸣笛,但这绝活迟迟找不到传人。近日,重庆的“霹雳掌”张全终于完成心愿,收14岁少年黄文可为徒。黄文可希望能超越师傅,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2月10日《重庆晚报》)
一招鲜、吃遍天。这年头,原来巴掌拍得响也能申请 “吉尼斯”啦!老先生老有所好,不仅自己猛拍巴掌自娱自乐,还惦记着给自己的绝技找个传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当真是老骥伏枥志、壮心不已;小小少年投身“霹雳掌”门下刻苦修炼,还立下了超越师傅、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宏愿,当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志向远大呀!
不过,如果这爷俩练习“霹雳掌”纯属自娱自乐或强身健体,我支持他们、祝福他们;可如果他们练这门功夫是为了拿个“吉尼斯”玩玩,我就不得不给他们泼瓢冷水了:“拍巴掌吉尼斯”轮不到你们来创造,你们练得再刻苦都没有用,还是别做这个美梦了。“拍巴掌吉尼斯”根本不可能在民间人士中产生嘛。
为什么呢?常言说得好: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任何一个行当,都有一些精于此道的“专业人士”。“专业人士”的水准和功力,绝对是普通人的“业余水平”所无法比拟的。比如说,国足再臭,你业余球队估计也不是个儿嘛,踢不死你也踢你个残废。以“拍巴掌吉尼斯”而言,我认为最有可能摘取这一桂冠的应该是以鼓掌为业的“专业人士”——即俗称“掌托”者是也。
“掌托”无处不在。要不,在某些会议上,领导说到半截,只要停顿一下抬头往下一看,为啥总有“雷鸣般的掌声”适时响起哩?这可是“雷鸣般的掌声”啊,你那“最高108分贝盖过火车鸣笛”的掌声算啥呀,再响的火车鸣笛也盖不过雷鸣去吧?何况,人家这掌声往往还能“持续XX分钟”,持久而热烈,你民间人士能做得到吗?且不说会议上的“掌托”,即便是央视晚会上安插的“掌托”,那份指哪儿拍哪儿的专业素养,已足以令普通人望尘莫及啦。
人贵有自知之明,对“拍巴掌吉尼斯”这类东东,绝非民间人士轻易就能觊觎的。人家很多“专业人士”还没发话呢,你就在这里一厢情愿地聒噪了,岂不令人笑掉大牙呀。
新闻链接
http://news.sina.com.cn/s/2009-02-10/02111717966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