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20急救车不需要“微笑服务”

(2008-09-15 13:59:43)
标签:

120急救车

微笑服务

急救中心

礼仪

杂谈

分类: 时评

120急救车不需要“微笑服务”

 

在急救中心开120急救车的施师傅,因为前往车祸现场的时候脸上带着微笑,竟被伤者家属痛打一顿。打人者道歉但拒绝赔偿——“我的表妹躺在地上,他还微笑着开着车来。他怎么能笑着来呢!”施师傅则很委屈:“我有什么错呢?”120急救中心的相关领导表示,中心将坚决维护职工在急救工作中的合法权益,以保证急救工作安全有序地开展。如果调解不成,中心将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此事。(9月2日《都市时报》)

 

俗话说“抬手不打笑面人”,但也有例外的时候。120急救车的施师傅,就因面带微笑被伤者家属痛打一顿。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不应该打人,伤者家属的做法明显不对。但同时,施师傅也要反思一下:为啥自己微笑也招打呢?

 

人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有着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即俗称的“礼仪”。在不同的场合,对礼仪有不同的要求。在婚礼等喜庆的场合,当然应该笑,笑得越灿烂越好;但对于车祸现场这样的悲伤场合,则应保持严肃——人家的亲属还躺在地上,你笑嘻嘻的,肯定让人难以接受。即使不说礼仪的问题,只要有最基本的同情心的人,肯定都笑不出来。

 

中国号称“礼仪之邦”,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和完整的礼仪规范,古人就最讲礼仪,甚至自律到“非礼莫视、非礼莫闻”的程度。这些年来经济发展了,国人对礼仪的重视程度却没有以前那么高了,有些人没有学过礼仪,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礼、怎样做才合乎礼。否则,就不会出现挨了打还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错”的现象了。

 

并且,作为120急救车的司机,其工作过程中表现出的一言一行,不仅仅是其个人行为,而是具有了职业礼仪甚至职业道德的内涵。120急救车司机是个极为特殊的岗位,经常面对的服务对象也极其特殊,很多时候,是不适合“微笑服务”的。在这一点上,该司机所在的单位——120急救中心,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希望120急救中心在“坚决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员工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如何把“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乔志峰的BLOG


新闻链接
http://news.sina.com.cn/s/2008-09-02/105716217221.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