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局长抓小偷不该成为新闻
(2008-09-14 17:40:16)
标签:
公安局长小偷杜敏昆明市杂谈 |
分类: 时评 |
公安局长抓小偷不该成为新闻
寻找目标、四处张望、接近目标、趁机撬锁……昆明市盘龙宾馆旁的巷子口,两个小贼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殊不知,他们的一举一动全被看在眼里。而他们碰上的正是昆明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杜敏。眼看小贼就要得手,杜副市长立即让司机停车,打开车门一个健步冲下车去。不等两小贼反应过来,杜副市长已将两人按倒在地。“连公安局局长都带头抓贼了!”围观群众无不拍手称快。(9月9日《生活新报》)
面对小偷,昆明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杜敏表现神勇,值得钦佩。但群众那句“连公安局局长都带头抓贼了”的赞叹,却让人听了感触颇多。
遇到小偷,只要是有正义感的人都会出手,也都应该出手。抓小偷更是公安人员的职责,杜敏作为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是公安的“头儿”,他抓小偷乃份内之事,又何须讶异呢?
但事实上,现实中有不少领导干部,确实做不到像杜敏那样见义勇为、该出手时就出手。在人们的印象里,一些领导热衷于抓全局、管“大事”,会场经常见、考察几度闻,但基本上不会也不愿“亲自”干实活,更别说冒着一定的危险冲在第一线了。因此,当有一位公安局局长出手勇擒小偷以后,“连公安局局长都带头抓贼了”的赞叹就出现了,事情也成了媒体报道的“新闻”。
公安局局长做了份内之事,却让群众“无不拍手称快”,这既是对杜敏这位好领导的褒奖和肯定,也是对某些高高在上、务虚不务实的领导干部的批评。如果所有的领导干部都能像杜敏这样负责任,公安局长抓小偷就不会成为新闻了。
“锣鼓听声,听话听音”,中国的文字很奇妙,中国老百姓的语言艺术也很深刻、很含蓄。“连”、“都”、“带头”,这几个字眼的味道,还请领导同志们多咂摸咂摸。乔志峰的BLOG
新闻链接
http://news.sina.com.cn/s/l/2008-09-09/07461625772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