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老板道德底线童工杨国秀东莞杂谈 |
分类: 时评 |
卷款逃跑的老板很“仁慈”?
成都一家鞋厂的女老板杨国秀卷款“跑路”了,临走时留下一封道歉信,不仅向全厂员工表示道歉,还在信中指导工人们下一步如何用工厂内的财物折价后兑现拖欠的工资。员工们十分感动,不单没有恨老板,反而称老板很仁慈。 (《成都晚报》)
老板卷款逃跑,是极不负责的行为,对员工的利益造成了伤害。员工应该做的,是拿起法律的武器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可是,这家工厂的员工在面对老板“跑路”的时候,却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冷静和坦然,不仅没有怨恨老板,反倒对其非常同情,还异口同声称其“仁慈”。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常现象?个中原因,难道真如当地劳动保障部门负责人所说的那样,仅仅是因为“工人的维权意识太薄弱”吗?恐怕未必。
女老板杨国秀确实有其“仁慈”之处。在决定逃跑的时候,她没有一跑了之,而是留信向员工表达了歉意,还要求财务给员工把工资“算高一点”,指导员工变卖厂内财物支付工资……联想到平时她“对员工嘘寒问暖的”、跟大家同吃食堂,员工们难免心生同情了。
现在,有多少老板能做到嘘寒问暖关心员工呢?有多少老板能做到跟员工一起吃饭平等相待呢?有多少老板能做到即使逃跑也不忘给员工想好后路呢?屡屡见诸报端的,是黑心工厂、血汗工厂的种种劣迹,是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无奈和爬吊塔的悲惨身影,是东莞童工的斑斑血泪,是某富豪“点血成金”的触目惊心……说老实话,在当前的劳动力市场环境下,笔者也觉得这个老板“很不错”了。
在一个浮躁喧嚣的现实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们的道德底线难免不断退守,从伟大的奉献精神,到法律底线,再到人性底线。当有人通过违法乱纪致富的时候,那些甘守清贫、遵纪守法的人就是正直的;当频频有人突破人性底线(如黑砖窑事件、东莞童工事件)的时候,能够有点“人味”的老板当然无愧于“仁慈”的评价。
卷款逃跑的老板很“仁慈”,很幽默、很现实,也很无奈。这样的“仁慈”,无疑是被太多的“不仁慈”给反衬出来的。长此以往,我们很难想象,在国人的字典里,“仁慈”两个字会发展成什么样的释义,我们的道德底线会退守到什么程度。连某些有地位的人都开始公开宣称“法无禁止即可为”了,难道不值得我们警醒吗?乔志峰的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