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弱势群体越来越“幽默”了

(2008-02-09 17:34:05)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
 

弱势群体越来越“幽默”了

 

一名20多岁的小伙裹着被子躺在一家裱画店里,还不住地来回滚动,周围站满了围观群众。原来,他是来讨薪的。(《半岛都市报 》)

 

5名农民工身披“字书衣”讨薪,引来众多路人围观。该“字书衣”由两片长1.5米左右、宽0.5米左右的硬塑料布组成,记述了13名农民工讨薪三年以及被人持枪打伤的经过,塑料布上还留有农民工代表及包工头的联系方式。(《长江商报 》)

 

71名原广州万威胶业有限公司员工,因不满合同内容未签字,而被公司视为自动离职。“但公司需要补偿我们过去的加班费。”这批工人说。他们静坐在公司大门前,嘴上统一戴着白口罩。 (《南方都市报》)

 

以往,一提起打工者讨薪,人们立马想起爬吊塔、跳楼、上访等方式。不过,上述打工者的讨薪方式却有点独出心裁、别具一格。裹被翻滚、披“字衣”、戴白口罩,不太像是在“维权”,倒有点“行为艺术”的幽默意味。

 

讨薪也玩“幽默”,说明现在的打工一族的文化水平提高了,开始有了初步的“策划”意识和能力。讨薪者的“行为艺术”演给谁看?首先当然是演给老板看,期待老板能出面解决问题;其次是演给围观者看、演给社会看,希望引起社会的关注,让社会舆论向老板施压。

 

同时,讨薪者的“行为艺术”,更是演给政府看、演给劳动保障部门看。尽管他们的行为很奇特、很幽默,可这个“幽默”其实是不折不扣的“黑色幽默”,让人笑过之后心头泛起的却是苦涩。如果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的权益都能得到公平的保障,如果他们和老板的纠纷有人出面来管,他们又何至于要抛头露面搞“行为艺术”呢?千万别把讨薪者的“行为艺术”当笑谈,弱势群体越来越“幽默”,其背后隐藏的实际是更深的无奈和悲哀。

 

新闻链接
http://news.bandao.cn/news_html/200801/20080103/news_20080103_583656.shtml
http://news.qq.com/a/20080103/004248.htm
http://news.sina.com.cn/s/2008-01-03/042214654394.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