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多少年不“拜”也罢

(2008-01-19 18:55:34)
标签:

我记录

城市印象

杂谈

分类: 时评
 

有多少年不“拜”也罢

 

国家发改委直属机关党委向全委干部职工发出倡议书,希望大家今年拜年问候时不再使用纸质贺卡,“2008年元旦、春节前夕,我委同志拜年问候不使用纸质贺卡,改用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等方式”。发改委拟将《倡议书》在委门户网站上公开,向全社会展示该委在节能减排全民行动中带头推动节约、反对浪费的态度。(中国新闻网)

 

发改委这个倡议不错,虽然看似很小,可也体现了国家机关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参与节能减排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不过,发改委尽管倡议停用纸质贺卡拜年,但对拜年这一中国的传统过年形式还是认可的。由此,笔者突然想到,有很多“年”其实完全可以少“拜”甚至不“拜”。

 

国家机关之间的“年”可以不“拜”。以前,很多单位都有彼此相互拜年的习惯,还“拜”出了不少问题:有提前拜年互相馈赠“纪念品”的,有拜晚年直接“拜”进酒店和娱乐场所“潇洒”的……大家都是工作关系,没必要你“拜”过来我“拜”过去。君子之交淡若水,搞那么庸俗干啥?

 

领导干部的的“年”可以不“拜”。很多人为啥都抢着给“头儿”拜年,内中原由不言自明。这样的谄媚之“年”、“表现”之“年”不“拜”也罢。说句不中听的话,上赶着给“头儿”拜年的人多了,即时你煞费苦心拜了年,他老人家也不见得能记住。

 

挂羊头卖狗肉的“年”坚决不能“拜”。啥叫挂羊头卖狗肉的“年”?借拜年之名行腐败之实也。例如老板怀揣红包给领导拜年、学生家长拎大包小包给老师拜年等等,是决不可行的。否则,不光被人鄙夷,一不小心还容易把自己“拜”进去。

 

虚情假意的“年”可少“拜”或者不“拜”。每到过年,一些地方或是单位的领导都喜欢给群众拜年,有在电视上“拜”的,有在报纸上“拜”的,有亲自到企业和群众家里去拜的……大多数领导是出于真心,我们老百姓很感激。但我们也知道,有的领导给我们拜年不过是例行公事罢了,有的还只是作秀、为了树立自己的“亲民形象”,这样虚情假意的“年”我们不需要。有这个精力和时间,还是想着咋给大家伙儿干点实事吧。乔志峰的BLOG

  
新闻链接
http://news.sina.com.cn/c/2007-12-13/115514513992.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