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豆腐丝”是怎样变成“肉”的

(2008-01-19 18:54:24)
标签:

我记录

我的校园

校园

分类: 时评
 

“豆腐丝”是怎样变成“肉”的

 

北京某大学食堂用豆腐丝充肉丝,但菜名和菜价却没有变,学生认为这是食堂的一种欺骗。校方声明称,植物蛋白俗称“素肉”,作为一种优质配料添加到菜肴中去,既能够使该菜肴的营养价值有所提升,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在饮食方面的审美需求(视觉、味觉、口感等),从而实现餐厅全面提升服务质量的目标。因此,考虑到同学们的营养均衡问题,学校便在饭菜中加入了一定量的植物蛋白类原料,尽量实现营养结构的均衡。(《北京晨报》)

 

学生发现大学食堂用豆腐丝充肉丝,学校也出面作了解释。从学校的书面解释看,并未出现“豆腐丝”的说法,而是称该丝状物为“植物蛋白类原料”和“素肉”。

学校毕竟是学校,比学生有知识。“植物蛋白”听起来确实很能唬人,“素肉”里也确实有一个“肉”字。通过他们的如簧巧舌,一瞬间就完成了豆制品(豆腐丝)-植物蛋白-“素肉”-“肉”的“高科技”转化。可是,不管换多少动听的说法,豆制品还是豆制品,不可能变成真正的肉。

 

从“豆腐丝”到“肉”,用相对廉价的原料充当不断涨价的肉类,内中原因不言自明:学校不过是为了节约成本罢了。现在肉类价格涨得比较高,学校食堂的压力也比较大,节约成本是应该的。但起码要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告诉他们菜里的大部分“肉丝状”的东西,其实是豆制品(豆腐丝)。让学生去决定买不买、吃不吃。

 

事先不打招呼就用豆制品(豆腐丝)充肉,被学生发现后还振振有词,甩出“植物蛋白”一类的新鲜名词儿,声称“使该菜肴的营养价值有所提升”、“实现营养结构的均衡”。你糊弄谁呢?再有营养的豆制品,能当肉吃吗?咋没见你把鲍鱼切丝充肉来“实现营养结构的均衡”呢?

 

学校食堂的饭菜质量和环境卫生问题,似乎是许多学校的顽症。某些承包给私人经营的学校食堂,此类问题尤其突出。学校食堂“营养不良”,损害了学生的身体,也损害了学校的声誉。学校食堂的炊事员,能不能把自己做的每一顿饭都当成是给自己家人做的一样尽心尽责呢?学校的管理者,能否在百忙之中抽空关心一下饭菜的质量呢?民以食为天,何况是还在长身体、正需要营养的大学生啊。乔志峰的BLOG

 

新闻链接
http://news.qq.com/a/20071216/002383.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