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事评论 |
分类: 时评 |
著名暗器“血滴子”重现江湖并获专利?
市民赵某发明一种“警套”,可出其不意两秒内擒贼,获得了专利证书。该“警套”用黑色的伞布逢制成布袋状,远远看去就像是一把伞,使用方法是突然套在对方的脑袋上。伞布的开口连着一条特制的皮带,拉缩皮带套紧头部,可防止歹徒挣脱。(《信息时报 》)
赵某发明的这种“警套”,从形状到使用方法,都像极了传说中最歹毒的暗器——“血滴子”。只不过“血滴子”还带有利刃,直接“取人首级”;而这个“警套”是把人的脑袋装起来,使其辩不清东南西北、束手就擒。
歹徒在干坏事,警察或群众手提疑似“血滴子”出现。一瞬间,“血滴子”已出手,歹徒脑袋被套,顿时成了瓮中之鳖……这酷似武侠小说中的情节,想像起来确实比较精彩,也比较过瘾。可笔者忍不住有个疑问:歹徒又不是木头人,他们会呆若木鸡、伸着脑袋等你套吗?说不定不等你套,歹徒就已逃之夭夭,甚至已经出手伤人了!
再者说了,“血滴子”那么大一个玩意儿,群众怎么可能随身携带?至于警察,与其拿个“血滴子”维护治安,还不如佩把枪“实惠”呢。所以说,“血滴子”重现江湖,应该是娱乐价值高过实用价值的。
不过,这个所谓的“警套”没有多大实用价值,其实是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如果它像传说中真正的“血滴子”那么杀伤力奇强,可就有点吓人了。警察拿着对付坏人倒还罢了,如果谁都能买到,是不是也是件很危险的事情?如果歹徒也能拿到手,岂不是又多了一个新的作案工具?
市民研究“警套”的出发点是好的,他的钻研精神也值得肯定。可笔者还是想提醒相关部门,在审批专利或是产品的时候,希望能够慎重一点,特别是对那些有“暴力倾向”的东西,一定要慎之又慎。“血滴子”重现江湖,总是让人感到头皮发麻啊!乔志峰的BLOG
新闻链接
http://news.sina.com.cn/s/p/2007-09-11/0313138611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