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时评 |
“贪官遗孀”魅力何在?
成都一小学文化的女骗子在冒充拥有2000万元资产的“贪官遗孀”后,表示无论是谁,只要借一万元钱给她“应急”,她都允以100万元的“感谢费”。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竟骗取了近20万元钱财。(《天府早报》)
这个自称“贪官遗孀”的女骗子,一出场便风光无限,不仅出手阔绰,还坦诚惊人:“我的丈夫是一个贪官,病死了,给我留下了2000多万元的遗产!”
“贪官遗孀”魅力何在?只有小学文化的女骗子是如何以一句“我是贪官遗孀,有几千万资产”便骗倒了那么多人,到底有多少人轻信了这种天上掉“馅饼”的荒唐事呢?那么多人上当受骗,除了被巨大回报蒙蔽了双眼,估计骗子杜撰出来的“贪官遗孀”的身份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一提起“贪官”来,相信很多人眼前浮现的,肯定是一个纸醉金迷、挥金如土的形象——他们有钱!他们靠非法的手段,很轻易就攫取了巨额的财富。恰如前些年流行的顺口溜“十等人”里所说的:一等公民是“公仆”,子孙三代都幸福。贪官不仅自己过得很“幸福”,还给自己的家人、子孙带来了“幸福”的保障。那些被“贪官遗孀”欺骗的人,潜意识里对贪官和贪官家属的富足肯定是深信不疑的。
按理说,当人们得知眼前的人是“贪官遗孀”,并且在挥霍贪污的黑钱的时候,应当深恶痛绝,更应当予以举报、将其绳之以法。因为,不管是贪官也好、“贪官遗孀”也罢,他们挥霍的钱财,都是搜刮的民脂民膏,都是老百姓自己的血汗。奇怪的是,某些老百姓不仅对此没有表现出愤恨,反而非常羡慕,还心甘情愿地把钱交给骗子,希望能跟着“捞一把”。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常现象?“贪官遗孀”这样丑陋的身份缘何反倒成了骗子营造“魅力”的法宝?是某些老百姓对那些丑恶现象见怪不怪、不再感到惊奇和气愤,还是一心钻到钱眼里、丧失了最基本的正义感?这样的问题,又有谁能回答得了呢?乔志峰
新闻链接
http://news.163.com/07/0306/06/38SPC88H0001124J.htm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