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设首都13年依然“衣装不整”?

(2006-12-28 12:06:57)
分类: 时评
建设首都13年依然“衣装不整”?

“我也是穿得干干净净的去消费,为什么就不让我进门?”在北京打工13年,第一次想进商场的建筑工人小孔和工友换掉工作服,穿上自己最好的衣服来到商场。保安以“衣装不整”为由,拒绝工人进商场。小孔忙跟保安解释,他们都穿得很干净,而且不是到商场中闲逛,也是来消费的。可无论小孔说什么,保安都不让他们进去。(《北京娱乐信报》)
 
建设首都13年,第一次想到商场去买东西;为了这多年来的第一次,民工甚至换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就这,还被告以“衣装不整”不许入内。民工兄弟的屈辱遭遇让人鼻酸!
 
别忘了,商场也是民工盖的!再高档的场所,都是民工盖的,包括门口立着“衣装不整谢绝入内”牌子的地方。当民工兄弟吃苦受累、一滴汗水掉地上摔八瓣把商场盖好之后,却不允许他们进去了——即使是去消费的也不行。这是不是歧视?是不是忘本?!
 
在门口立个“衣装不整谢绝入内”的牌子,是很多商场或者宾馆、酒店等“高档场所”的惯例。据说,这项规定是防止有“衣装不整”的顾客影响商场的购物环境和其他顾客。可是,“衣装不整”的含义是什么?民工兄弟穿的衣服确实是旧,并且可能很“老土”,但干干净净,影响到其他人了吗?
 
民工的沧桑写在脸上,常年的辛劳在他们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使他们具有了在某些人看来“与众不同”的特征。他们粗眉大眼,他们皮肤黝黑,但这是劳动的特征,是光荣的特征。我们应当给予这些城市的建设者以尊敬,而不是白眼相加、不屑与伍!
 
在一个城市劳作了十几年,却依然“衣装不整”,却依然没有得到别人的尊重,这同样发人深省。这件事情不光将某些人骨子里的“歧视”陋习暴露无遗,还提醒我们再次关注民工兄弟这一群体在城市的生存状态。13年,没能换来一身拿得出门的衣服,更别提别人的尊重了。这跟他们盖起的高楼大厦相比,是多么大的反差!
 
当衣着破旧的民工兄弟从我们身边走过,我们可以一眼认出他们——他们实在是太穷了,穷得可以让人很轻易地将他们跟“城里人”区分开来。否则,商场的保安也不会很“精确”地将他们拦在门外。是他们不干活吗?是他们不努力吗?是他们做的贡献小吗?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请先到建筑工地去看一看,然后想一想自己所处的写字楼、所住的高档住宅是怎样一砖一瓦垒起来的。该扪心自问的,恐怕不仅仅是不让民工进门的商家!乔志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