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时评 |
久“拖”不决的何止120
甘肃定西市120提示语太长,繁杂的语音提示延误了病人的抢救时间,导致病人死亡。定西市二院的雷院长称,主要原因是定西市只有一个120急救电话,担心改直拨后会出现急救病人都被拉到市医院抢救,影响到县医院的收益。120提示语太长引起群众不满,相关部门也曾采取措施整改,但两天后,又恢复到繁杂的程序中。(《西部商报》)
仅仅是利益之争,打一个紧急救命的120电话,必须不断地根据提示音选择地区、医院,整个过程需要65秒钟。对于危急病人来说,几秒钟时间就可决定他们的生死。医生迟来几秒钟,他们就可能伴随死神而去。究竟是救死扶伤重要,还是自己的所谓“收益”重要?让我们悲哀的是,面对这个抉择,某些白衣天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宁可“拖死人”也不愿让步!
医疗专家说,按照规定120急救出诊时间一般为市区5分钟;甘肃省卫生厅要求,120急救热线必须一拨就通。可是,为什么定西市120的怪现状就能一直久“拖”不决?120提示语太长,急救成了缓救、慢救,拖死了病人。假如119也是这样,会造成什么后果?
其实,现在许多面对公众的服务电话的提示音都太长,其中大多是国有垄断部门。比如银行,你只是要查询一下卡里的余额,可他们不光让你选来选去,更可气的是还要插个“本行隆重推出什么什么”之类的广告。类似的还有一些地方的电信、铁路等服务窗口。有的最后还有一个“转人工服务请按零”,有的连转人工都不设,等你耐着性子陪机器绕完圈子还是一头雾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归根结底还是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太淡薄,为自己本部门利益服务的意识太强。
久“拖”不决的何止是120,如果不信,请拨打一些其他单位的所谓“服务热线”试一试。只是有一点笔者很困惑:有些领导和主管部门是不是从来不拨打那些“拖死人”的电话?否则,这些电话何以能“拖”到现在没有得到根治?
前一篇:为丢人“舍生忘死”?
后一篇:“不需公开”的恰是群众最想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