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时评 |
80万元买首诗缘自“信仰无价”?
记者从重庆市作协惊悉,一首由重庆诗人创作的诗作《大律师:止戈》,以80万元天价转让给了上海一家律师事务所。该事务所负责人表示:“(诗)肯定会挂在事务所显眼的地方,这是一种做律师的准则,也是对前来求助的人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毕竟信仰是无价的,所以花80万买下它,也没感觉亏大了。”有人则质疑:“一首诗能卖80万元?你信吗?什么样的诗值80万?有谁会掏80万元买首诗呢?”(《华西都市报》)
80万元买首诗缘自“信仰无价”,的确有点“石破天惊”。表达“信仰”的方式有很多,非要出天价去买首诗吗?难免有人怀疑是炒作。可既然买家已经上升到了“信仰”的高度,我们也不好意思对其多做评论。
最近一段时间,诗坛一改过去的沉寂局面,不断曝出新闻。比如“梨花诗”的窜红、男诗人光着屁股吟诗支持女诗人等等。这些事件吸引了诸多的眼球,也引来口水无数。看诗歌“风生水起”,我们是用“繁荣昌盛”来评价合适,还是用“怎一个乱字了得”来总结贴切?我们是该为诗坛的“复苏”欢呼,还是为其“堕落”扼腕叹息?!
什么是诗?诗是用来吟咏明志、陶冶情操的,还是用来制造新闻娱乐大众的?假如是前者,你把屁股露出来想表达什么?你的“信仰”是什么?假如是后者,那你为何不进军娱乐圈,非要强奸诗歌作甚?
80万元买首诗,我们显然不能据此便欢欣鼓舞地说诗歌“值钱”了。不过,这毕竟是别人的个人行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信仰也好,炒作也罢,随他去吧。只是笔者有点替诗歌不平:我本无辜,奈何扰我清净?!乔志峰
前一篇:更要抵制来自外国人的恶搞
后一篇:公车越少才越“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