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饮食钵钵鸡冰粉豆花麻花重庆 |
分类: 边走边吃 |
在重庆的日子里,几乎所有的时间和所有的饭局,都是朋友们精心安排好的,似乎稍微吃差了点儿,就怠慢了那份友情,嘿嘿,已至于到临回北京的前一天,我才有时间慕名去了趟重庆的古镇--磁器口。
上面这张是臭豆腐,好吃到编辑照片的时候,看着它,我还在吞咽口水。滴答,滴答,滴答,哦,没咽下去,都流键盘上了。
这东西叫啥来着?反正是在古镇刚进口的那家,我就暂切叫它竹筒粽子吧,估计又看不过眼的重庆好心人士,一定会纠正我的。
这东西,我在其它的地方没有见过,“麻花鱼”“麻花螃蟹”,酥香酥香滴。
这是乐山的钵钵鸡,昨天《重庆之旅2》中,我说不明白这个东西为啥叫钵钵鸡,后来热心的网友Grace留言如下:
我是乐山人——讲解一下钵钵鸡的由来——是因为最早这串成串的麻辣鸡片是放在钵钵里(乐山人把比较大的食盆叫钵钵),后来钵钵演变成了其他盛器,而单一的鸡肉也加入了其他各种荤素菜!
重庆满街都能看到卖冰粉的小店,或者小推车。超市中卖冰粉原料的区域老大一片,各种口味的都有,回家用水冲开就可以了。
卖冰粉的小店中,选择的配料都不太相同,水果,干果啥的好像有什么就可以往里面放什么。
不知道为什么,我好像对冰粉不太感兴趣。可能是小时候吃果冻吃伤了,如今只要看到凝固成哆哆嗦嗦的东西,都肝儿颤。
哈哈,没想到还能在这里看到这么古老的娱乐设施。这是我儿时最酷爱的游戏,每次去中山公园,都得暴捶一顿,据说有暴利倾向的人都喜欢这东西。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
一盘炸臭豆腐要配上7样调料,这7种原料中,还不知有多少种调料组合而成,你说,它能不好吃吗?
真后悔,那天就吃了这一小盘。你要去磁器口的话,即便肚子快爆炸了,也一定一定一定要尝尝这个哈。这家店叫---“吴字坊香豆腐”。
画糖画的师傅,对我不太友好,我跟他说了几次,想拍他的作品,他都不搭理我。也怪我不上道儿,花钱买一个不就得了。
这是“凤凰”还是鸡,我也说不太清楚。
这是这条古镇的店铺前唯一排队,也是队排的无敌惊人的陈麻花了。其实,古镇中很多家店的牌匾上写的都是“陈麻花”,但不知为什么只有这家人最多。
人嘛,都有从众心理,哪里人越多,就觉得越可靠。
这家的麻花真不错,天津的筒子们,恕我直言哈,这可比天津的大麻花好吃。有甜的,还有椒盐的,吃到嘴里酥脆极了,而且入口既化,老人都能吃。
说句实在话,这家的麻花和其它家的,从口味上来说,我真觉得区别不大。大家放心买吧,只要没有心理障碍。
转圈儿看哈,重庆森林,我喜欢。
与时俱进的福娃啊,这算侵权吗?
豆花,豆花,豆花---李记家常菜的豆花。
吃豆花,店里没有勺子,只能用筷子。想要用勺子吃,就要买密封好的消毒餐具,一碗豆花2块钱,一套餐具3块钱,好像不大划算啊。
难得一见的招牌。
这么多调料,就为了伺候一碗面?舒坦。
哗哗哗哗的口水啊,这还是我第一次吃到里面放空心菜的担担面呢。对了,我发现重庆美食的整体制作水准很高,无论是你在哪里吃,吃什么,味道都还不错。没有那种一吃,就想皱眉头的东西。
来重庆之前,n多人发短信说,去重庆什么不吃都可以,但火锅和小面一定要尝。这小面,麻,辣,鲜,香,爽,滑,都齐了。
担担面和小面,都是2块5一碗。
醪糟小汤圆,比较适合那些不能吃辣的小朋友。
香酥河虾。
毛血旺。这条街上还有很多卖鸡杂的店,但我没敢吃。
这里的米饭,都是用大盆上的,吃多少自己盛多少,适合我这样饭量比较大的人。
午饭之后,就去深水井茶楼去喝茶了,要了一壶永川秀芽,这是重庆特有的绿茶。一壶38,就给俩杯子,3人喝茶还得花10块钱添个杯子,这种怪异的规定在祖国的很多地方都已经取消了哈。
茶刚端上来的时候,服务员用重庆方言和我说了好几句话,我都没听懂,后经朋友翻译才知道,她说“昨天晚上,莫文蔚来喝茶,坐的就是你现在这个座位。”
“等等,这个椅子单收费吗?”
翻译:“她问你,坐这个位子收钱吗?”
“嘿嘿,嘿嘿,当然不。”
“哦,那我就放心寥。”
在古镇闲逛的时候,发现了一家叫“卖男孩的小火柴”的店,要不是门口的招聘启示一下子吸引了我,这个卖火柴的店,我肯定是不会进去的。结果呢,进了,看了,买了。回来后,送了。嗯,和谐了。
这次重庆之行,总的来说是圆满成功的,我的流水帐我自己写的都觉得挺无聊的,谁看谁肯定也觉得无聊。知道为什么吗?时过境迁,我早都忘记了当时的感觉,看来游记这种东西,就得在兴头上写。
我得合计合计,是不是考虑买个笔记本啥。
对了,对了,还有件事情,目前还真在兴头上,我说了之后,你可别生气哈。那么多天在重庆尝尽美食,结果一斤没长,还瘦了,据我分析,辣椒这东西肯定有减肥的功效。
撤了哈,去镜子前再美会儿去~
88,大家晚安。周五上一道即好喝又适合秋季的煲汤。
前一篇:【重庆之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