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前的文章(2)

(2005-11-24 18:22:35)
分类: 俺文字儿

这篇比较新吧,是最近《周末画报》约我写的。杂志还没看到哪……

 

听,心里的声音

/查可欣

 

       前几天在HBO讲述好莱坞明星生活的电视剧“Entourage”里看到几个主人公在一个叫做Urth Café的咖啡馆聊天,这让我突然怀念起在洛杉矶的日子。因为那是我住在那座城市时最喜欢的咖啡馆。

       记得第一次去是三年半前参加奥斯卡颁奖典礼之后,我和朋友好像还都穿着晚礼服,载我们去颁奖现场的豪华加长轿车已经下班回家了,我们坐了出租车饿着肚子误打误撞地发现了这间café。空间不大,也不算太喧嚣,每个小桌子旁都围坐着喁喁私语的生活伙伴或工作伙伴。我们意外地发现了健康又美味的soy chai(一种饮品)和南瓜派,就着它们,四十多岁的女友跟我聊起了她的婚姻状况,说或许会和老公分开,说期待新的感情刺激。那是我们认识后第一次那么深入私密地交谈,仿佛在咖啡气味的催化下,能够听到彼此心里面的声音。

       之后我经常光顾那里,和朋友一起居多,和女友一起居多。那是一个很多明星出入的地方。现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才想起来,我曾经就在那里碰到过这部“Entourage”的主演之一。有一段时间一个朋友想让我把我的中篇小说《幸福》改编成电影剧本,我们一周两次在不同的咖啡馆碰面,把故事里面的人物聊得透彻到我每天感觉她们就生活在我身边。我们最经常碰面的地方,就是这间café。我们聊起的内容,渐渐超出了小说的范畴。我永远会记得有一天,在一杯soy chai上方看到她说出自己曾经被强暴时,她眼里的那抹神色。

       后来因为健康的状况,朋友离开了洛杉矶,我也就让我小说里的人物继续留在了纸上。

       其实自从硕士毕业离开美国南部那个小镇之后,我几乎从不喝真正的咖啡,它让我的心脏亢奋、身体倦怠。但不知为什么,咖啡的气味却让我精神抖擞,而且灵感如泉涌。

       在北京,经常会寻着咖啡的香味找到不同的咖啡馆,作为独处、创作的场所。虽然周围常常人声鼎沸,但淹没在人声中反而比独自在家的时候更能清楚地听到自己心里面的声音,再用不同颜色的笔逐字逐句地把它们落在纸上。

       有一阵泡café泡得囊中羞涩,应该正是刚回到北京还在朋友家借住,文字、音乐和主持都还没有上任何轨道的那段时间吧。实在泡不起咖啡馆了,我就决定在家里DIY出咖啡馆的感觉。无奈家里的速溶咖啡总是搅不出来那种醇厚得像个怀抱一样温柔的气息,把咖啡馆里嘈杂的声音录下来在家里放也全然没有那种情绪,甚至连那里昏暗得对视力肯定没有任何好处的光线都难以在家中再现。

       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那样的环境是虚构不来的。

       DIY咖啡馆的企图让创作遭遇了瓶颈。最终我还是一分钱掰成两半,回到了那些让我能听到心里声音的地方。

       现在的我比那时候忙碌了,独自坐在café里的时间越来越少,写作也开始更多地依赖电脑。不过有意思的是,这篇关于咖啡馆的文字是用笔在纸上写的,而且几乎一气呵成。写的时候,我的鼻腔里充溢着咖啡的浓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