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夜半,那一声沉重的叹息(常看水浒之十五)

(2010-04-14 23:13:07)
标签:

水浒传

武松

文化

分类: 读书偶得

每翻阅一次《水浒传》,就会增加一份沉重感。在随着书中的人物一起奔波、冲杀、颠沛、浪荡、郁闷、欣悦的同时,我突然发现,历史就是投射在我们面前的巨大阴影,让人绕不开、迈不过、看不下。恰恰,任何历史总是要被后人直面的,哪怕是最血腥最残暴的一页——你不能因为跌疼了屁股就想拎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扔出地球。因为,在地心吸引力的常态和失重的非常态中,任何人不可能屡屡幸运地站在真空中。

很多时候,在历史的阴影中,隐约会传来一声声叹息:凌乱的,来自那些无辜且没有留下名字的草民,比如在江州被李逵板斧砍杀的百姓;娇弱的,出自被礼制和夫权压迫得喘不过气的女性,比如懵懂中被许配给武松却又葬身武松刀下的丫鬟玉兰;急促的,大都发自胸怀天下而壮志难酬的志士仁人,比如明月夜短松岗上徘徊的苏轼;浓重的,一定是抱定了蹈海之心却一次次折戟沉沙的英雄,比如岳飞,比如辛弃疾,比如武松。

在汉语环境中长大的人可以不知道《水浒传》,但不可能不知道武松打虎的故事,也正因了这一子虚乌有的故事,武松成为中国人心目中勇气、力气、豪气的化身,且不说他在景阳冈的夜色中那一出只有他自己见证的传奇经历,单是迈步踏上岗前的十八碗“透瓶香”,以及京剧念白一样的“拿—酒—来—!”,就足以让被酒文化和武术文化熏陶下的人胆气奋张,浑身上下每个毛孔都渗透出淋漓的喝彩。

我时常怀疑武松是个胆子特小的男人,不然,他不会在老家失手打伤了人后,误以为对方已经丧命,于是狼狈出逃。他第一次出现在读者面前时,就是个面色蜡黄、形容枯燥、患着疟疾、在走廊下用铁锨烘火取暖的病人,这是在和后来的英雄武松大相径庭。而且,宋江一不小心踏翻了铁锨,四溅的火星竟然把武松惊出一身冷汗,疟疾当即不治而愈;在月色朦胧的景阳冈上,猛虎携裹得一阵风声,又把他吓出一身水来,刚喝下去的老酒随即化成汗水滴答外渗,酒醒了,背水了,只能拼死一战了,应该说,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情境,让武松迸发出超人的潜能,在混沌的状态下打死了老虎,你看他把虎头按在地下,那一阵毫无章法的乱拳,完全就是一副拼命的架势。

宋江和老虎,共同成就了武松,武松就此涅槃成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他的自信心逐渐增强,潜在的能量一点点释放出来,乃至于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否则,他就不会在血溅鸳鸯楼后在粉墙伤大书“杀人者,打虎武松!”这样个人极度膨胀的字样。

还原武松在《水浒传》中的轨迹,不难发现,认识宋江并成为宋江的结义兄弟,是他人生中最大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他只是个落拓的流浪者和避祸者,之后,“宋江的弟兄”成了他行走江湖的避弹衣,和《英雄本色》中周润发饰演的小马哥大氅一样,给了他无尽的信心和能量。而打虎,则是武松声誉上的巅峰,自此,江湖上开始有了他的传说,而且不绝如缕。

带着这样的花环,武松开始了他的英雄之路。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这是一条不归路,漫长得看不到尽头,在这条路上,随时都可能被暗器和更强的刀剑所伤。从表面上看,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喋血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这些赫赫战绩让他的传说越发多了传奇的色彩,事实上,每多一次战斗,他就在背离人性的路上多踏出了一步,人性一点点失落,魔性急剧膨胀。

这一点,武松内心里应该是清楚的,每一次战后,无论是清洗身上的血迹,还是在僻静处调息,他都承受着巨大的折磨,毕竟,他不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名头再响,他终究还是那个清河县街面上打伤人逃跑的武二。他完全想象不到自己竟然会一步步沦落成被官府追缉、被绿林尊崇、被市民敬畏的混合体。

所以,他才会在血溅鸳鸯楼后,昔日的打虎英雄竟然在一条小溪里被一条狗所戏弄;他才会在十字一反常态地调息母夜叉孙二娘,要知道,在美貌如花的潘金莲主动投怀送抱的时候,他是那么的凛然斥责。与其说是武松醉后的失态,毋宁说说是他饱受内心折磨后的人性流露,是他痛苦的倾诉,是夜半那一声声沉重叹息后的固化物。

于是,当孙二娘捧出一副头陀的行头时,武松几乎是未加思索地接纳了——他不能像鲁智深那样成佛,也不能像李逵那样把板斧向着无辜的百姓排头砍去,他的余生,自然只能在半人半魔中接受洗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