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慈善切莫言“最”

(2012-01-03 14:39:52)
标签:

杂谈

    民政部日前启动第七届“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活动,针对2011年度慈善领域的人和事进行评选。本届“中华慈善奖”设立了基本参评标准,如最具爱心捐赠个人及企业,年度捐赠资金均需要达到100万元以上。媒体称设置百万元捐款门槛有爱心货币化的倾向,有违公平。(新京报1月3日)

    爱心可以用标尺来衡量吗?即使非要有一个标尺,也不应是捐赠数额的多少,而在于每个人内心的自我评判。

    慈善最忌比较,也无法比较。一个企业老板和下岗工人的慈善如何分出高下?捐赠金钱的莫非就比捐赠物品的更大方?不得不说,追究谁更具有爱心本身就是伪命题,甚至还有可能伤害慈善本身。然而在现实中,以捐赠数额多少来衡量指责他人的事例不在少数,每逢大灾过后,诸多捐少了的名人总要免不了被苛责一番。当舆论成了逼捐的利器,很多慈善机构也乐得利用这种扭曲的慈善文化,动辄以公布捐款名单的方式施压,以道德绑架的方式谋取私利。

    传统文化中,慈善是一种内在的修为,讲求乐善好施;现代文化中,慈善是一种社会事业,讲求回报社会。无论如何,慈善的本质不容改变,即在自愿和平等的原则下,以无形的价值观引导和文化熏陶来助人向善,温暖彼此。诚然,我国当前的慈善事业发展还不尽人意,爱心被欺骗和滥用的事件也时有发生,所以急需进一步培育我们的慈善文化,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号召慈善不可越界,平民慈善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富豪慈善,他们才是现代慈善事业的主体。在此背景下,官方除了降低慈善组织门槛、打击“假冒伪劣”慈善之外,更应当注意那些开创慈善新格局的草根阶层,如号召“免费午餐”的公益人士等等,他们不仅为民间的善心找到了出口,同时也是普通人学习的最好模板,在推动慈善事业和营造慈善文化上的贡献更值得瞩目与尊敬。

   慈不是施,善不是钱,慈善远不是捐款那么简单。拆掉慈善的门槛,尽己所能从点滴做善事的人都值得尊敬,因为那份荣誉从来不在舞台上,那份温暖与认可只在你心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