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德云社小剧场停演自查前的最后一天,由于郭德纲不登场,三里屯、天桥剧场上座率并未明显上升。德云社内部人士称,此番停演自查确为德云社内部主动做出的调整,相关部门并未发过通知、打过电话。(新京报8月9日)
封杀,是近年来流行的娱乐词汇,泛指借舆论等强制性力量使某个艺人与娱乐界断绝联系,让该艺人在娱乐界失去话语权或表达权,从而逼该艺人暂时或永久退出演艺界。
以郭德纲弟子打入事件的走势来看,郭德纲面临全面封杀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事件的起因很简单,徒弟打了擅自入室采访的记者,之后北京台召开新闻发布会予以谴责,郭德纲通过发博文和说相声戏谑调侃,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剧情。
事件的转折就在于,打人徒弟李鹤彪公开道歉,并被公安机关拘留7日,罚款200元后,何云伟、李菁声明退出德云社,德云社声明无限期停改整顿,郭德纲博文被全部删除,北京各大书店有关德云社的音像制品全部下架,今日又传出演出许可证被吊销和税务稽查进驻的消息。从开头的势均力敌,到之后的一泻千里,如今的郭德纲和德云社四面楚歌,就连一贯交恶的同行姜昆、冯巩也跳出来“反三俗”,可见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正在翻云覆雨,终于看清形势的被封杀者只能闭嘴认栽,祈求风头赶紧过去。
事件发展到这里,当事媒体显然已经退居幕后,面对公权力的强力介入,小小德云社自然无暇招架。问题是,一起简单的打人事件有无必要发展到全面封杀一个艺人,哪怕他俗不可耐。就在这影影绰绰之间,那些“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潜规则其实最害人。
封杀,当然要有一个借口,徒弟打人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反三俗”又冒了出来,因为它是以人民的名义,貌似顺理成章。然而,不是所有的艺人都是艺术家,都会成为德艺双馨的楷模,只要不违背社会底线道德,都应该交由群众自主选择。他也许上不了春晚和人民大会堂,但广受民众欢迎的事实说明他还是有市场的。而且,对于俗的定义也很宽泛,我也许觉得严重脱离生活、只会强迫你笑的姜昆和冯巩反倒比郭德纲俗得多呢。
应该说,郭德纲对打人事件的处理显然犯了众怒,受众尽可以大加鄙视和唾弃,媒体也可以声讨和鞭挞,但任何人都没有轻易封杀的权力。正如一位网友所说,记者再讨厌也不该打,正如郭德纲再三俗也不该封。这是同一个原则:就是要允许别人讨厌,而不能因为讨厌就干脆“弄死他”,甚至无需透明的审判。
当代中国社会,应该是宽容而透明的,对公序良俗的维护不能脱离程序正义,更不能由公权力轻易插手。只有依靠各方平等博弈,才能在权利、隐私、道德、法律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让公共事件回归其原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