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练拳架的一点认识(放松5)

(2019-04-14 00:10:05)

对练拳架的一点认识      小无内


一、曰松。澄师每日,必重言十余次。要松,要松,要松净,要全身松开。反此则曰。不松,不松,不松就是挨打的架子。按松字之一字。最为难能。如真能松净,余皆末事而。余将澄师平日口授指点之大意。附於下,使学者易於领悟。 

松,要全身筋络松开,不可有丝毫紧张,所谓柔腰百折若无骨。若无骨。只有筋耳。筋能松开,其余尚有不松之理乎。 

                        太极拳口诀十二则——郑曼青

 

原文地址:太极拳口诀十二则-郑曼青作者:收藏优秀博文


这段话的前半部分被广泛引用,而我觉得“筋能松开,其余尚有不松之理乎。”才是重点。我有很长时间都认为练拳放松是松肌肉,所以打拳的时候尽量松着打拳,尽量不出僵劲,这样多年下来,意念很重,身体遇力紧张的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只好转向站桩了。


站桩的确的一个好方法,通过入静可以得气、得场,有了气场的助力,身体的僵力问题也基本得到解决。当外力过于强大超过你可控范围时,还是会出现遇力紧张的本能状态。一般会认为是松静的不够,实际上正如郑大师所说筋没有松开。


找到筋就可以使问题简单化,筋能松开,意、气、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


放松练拳架,我现在认为是把因果关系搞反了,我们是通过练拳架达到松,而不是松着打拳。练拳做动作能抻着了筋肢体自然会松下来,而肢体放松却不一定会抻着筋。抻着筋的松是整体的,没有抻着筋的松是散乱的。

 

松筋相对于练动作的准确性、练内心的安静要简单的多,但困难是不易找到筋的存在感,更谈不上松筋了。筋不仅仅是肌腱、韧带、关节囊,还包括肌肉周围、脏腑表面的薄膜。中医认为人体有与经络对应的十二经筋。可以通俗的认为筋在皮下肉外,好像香肠外面一层薄薄外衣。拳中抻筋不是做极限姿势的抻腰压腿,而是在拳架中静静体会,不但要纵向拉伸,还要注意横向拉伸。


师父总是说要好好练拳,东西全在拳架里,但又不说明具体在哪里,结果各自根据对太极拳理论望文生义的理解,有人找松,有人找姿势准确、有人练气、有人练意,…………形成各种风格的太极拳。


可以理解为:

身体紧张一定是筋没有抻到位,反之抻到位就能放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合之自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