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的女人千里报恩

标签:
遇难报恩 |
分类: 小说故事 |
李根生原本是一个建筑工地打工者,10年前在工地的脚手架上摔下来,把一条腿摔残了。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不能再干体力活了。李根生出院之后,建筑公司赔了他一笔钱,他原打算带着这笔钱回家乡生活。没有想到,儿子这一年考上了爸爸和妈妈打工的省城的一个大学。李根生和妻子商量了一下,就在儿子读书的大学附近租了两间平房开了一个小吃部。这个地方是一个城中村,由于学校在附近的原因,城中村的许多房子都变成了商业店铺。
李根生曾经学过厨师,刚学厨师的时候挣钱太少难以养家,他便来到省城的一家建筑公司打工。妻子也跟到城里,在建筑工地当小工。儿子一直由爷爷奶奶照顾,在家乡完成了高中学业。既然儿子也来到省城读书,夫妻一商量,干脆就在儿子所考的大学附近租房临时安个家。李根生原来学的厨师手艺,开个小吃部也能用得上。这样一来,工伤赔偿的钱就可以攒下来留给儿子将来娶媳妇用,开小吃部挣的钱就能供上孩子上大学用。
当儿子到大学报到的时候,李根生的小吃部已经开张一个月了。李根生的饭菜做得挺适合附近人们的口味,他妻子正好有娘家祖传做饺子的配方,这个小吃部早晨以各种米粥、馒头、包子、小咸菜和油条、豆浆、馄饨等快餐为主,中午以米饭、饺子快餐为主,晚间以配制的熟食、小菜和炒菜为主。夫妻俩待人和气,买卖公道,饭菜口味挺受欢迎,小吃部的效益不错。到了周六和周日,儿子就来小吃部帮助爸爸妈妈干活。儿子的许多同学也经常光顾小吃部照顾生意,小吃部经营得挺红火的。
李根生妻子饺子做得特别好吃,这配方是她爷爷那一辈留下的,听说夫妻开小吃部,李根生的岳父就把这个配方给了女儿和女婿。这样一来,小吃部的快餐饺子卖得最好,一天能卖几十斤。许多学生也都来吃饺子,有时还打包带回去吃。夫妻俩干了两个月,一看饭店挺忙的,便想招聘一个服务员。

有一天晚上,饭店快关门的时候,店里来了一个女学生。这孩子穿着挺朴素的,模样很好看。她点了二两酸菜饺子,便坐在桌子旁边想心事。李根生的妻子把煮熟的饺子端给她,女学生看着饺子没有吃,两手合十,低声泣泪。
李根生的妻子感到有些奇怪,问她:“这位女同学,什么事情让你这么伤心啊?”
女学生看了李根生的妻子一眼,哭出了声音。她说:“阿姨,我是单亲家庭,爸爸早逝,我从小和妈妈一起生活,我从小学到大学都是靠妈妈打工挣钱供我读书。没有想到,我刚上大学没几天,妈妈突然患病去世了。今天是妈妈的三七忌日,我没时间回去给她上坟。再说,我也没有多少钱,只能买二两饺子祭奠妈妈之后,我再吃下去。”
李根生的妻子问她:“你叫什么名字?”
“阿姨,我叫柳霖。”女学生答道。
李根生问道:“你妈妈去世了,你以后读书靠谁啊?”
柳霖红着眼睛说:“大叔,这几天我在附近的一些店铺打听有没有用人的,看了几个地方,因为时间不合适,没有定下来。我想再找找看。我妈死后家里没有积蓄,我只能靠自己勤工俭学了。”柳霖说完,看了看李根生夫妻二人,问道:“阿姨,你们店里没有服务员,招不招人啊?”
李根生的妻子说:“我们确实想招个人,只是你还要念书,上饭店里干活,这时间你能行吗?”
柳霖情绪有些低落,说:“早晚两头来饭店干活没有问题,中午下课就是吃饭的时间,我没法来干活。要是你们认为我能行,我只能下课过了饭口来干点杂活。”
李根生把妻子叫到一边,低声说:“我看这姑娘可以,早晚两头她来干活就行,中午咱们以快餐为主,不用她来。这孩子挺可怜的,就用她吧。”
妻子说:“那就按你说的办吧。”她和李根生低声核计了一下,又对柳霖说:“姑娘,我和你叔商量了,你就上我家这个店来干活吧。俺家的店不大,每天要早起做早餐,中午卖快餐,晚上卖小吃。主要的活都在早晨和晚上,上下午的空闲时间我们俩主要是包饺子。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干活,早晚两头的吃饭高峰时,你来干两三个小时就行。一天给你60元,星期六和星期日一天给你100元,一个月一开资也行,十天半月一开资也行,按你的要求来。”

柳霖非常高兴,立刻就答应了,她从此便在李根生的小吃部里干起活来。柳霖肯出力,什么活都抢着干。早晨能起早,晚上一直干到打佯。小吃部的生意非常好,李根生和妻子把柳霖的工资又调到每天80元,遇到考试需要复习的时候,就不让她来干活,工资照发不误,柳霖在小吃部里一直干到大学毕业。柳霖大学毕业的时候,李根生和妻子一次性给了她10000元钱,嘱咐她找个好一点的工作。谁知,柳霖大学毕业以后,便与李根生夫妻失去了联系。
李根生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在省城应聘到一家公司工作,李根生的小吃部仍然继续经营。后来他开饭店的城中村拆除了,李根生在原来的小吃部不远的地方租了一栋楼房,一楼开小吃部,二楼居住,日子过得比原来好多了。
转眼间十年过去了,李根生夫妻俩都五十多岁了,儿子也结婚安家了,孙子也好几岁了。现在的大学都采取校内商业化管理,餐饮网点很多,学生来吃饭的人少了许多,生意也冷清了。夫妻俩征得房东同意后,打算把自己的小吃部盘给别人干,便贴出了小吃部出兑广告。
一天傍晚,李根生看到客人较少,便打算早点关门。正在这时,进来一男一女,这两人一进屋就点了两盘饺子和几个小菜。两个人吃饭的时候低声说话,还频频点头。那个女人戴着一幅宽边茶色眼镜,衣着很讲究,挺有气质的。男的一看就是个精明的人,他边吃饭边观察饭店的整体情况。李根生和妻子把饭菜给客人摆上以后,就坐在一旁喝水,和妻子聊天。那个有气质的女人不时地看着他们夫妻二人,嘴角流露出富有内涵的微笑。李根生觉得很奇怪,感觉这个女子有几分熟悉。他的妻子也有同样的感觉,不时地观察那一男一女,眼睛里流露出疑问。
不大一会儿,那两个人吃完饭了。女子问道:“大叔,结账吧。”
李根生说:“给20元吧。”
女子一愣,说:“大叔,你这饺子和小菜怎么还是十年前的价格啊?”
李根生笑着说:“上这吃饭的大都是学生,他们花爹妈的钱都不容易,我们有点利润就行。”
女子递过一张银行卡,说:“大叔,这卡上有5万元钱,都给您了。”
李根生吓得一下子跳起来,说:“这可不行,我这顿饭哪值这么多钱啊?”
女子笑了,把眼镜摘下来,说:“阿姨,李叔,难道你们不认识我了?”
李根生夫妻俩一看,全都乐了。李根生的妻子说:“哎呀,这不是柳霖吗,你现在这气质,我哪敢认识啊?”
李根生问她:“闺女,你这些年怎么一点信息也没有啊?我们可是挺想你的。”
柳霖流下了眼泪,说:“李叔,阿姨,对不起。这几年我只忙着创业了,一直没有时间来看您。这一次我的公司正好有个投资项目在这里,我便和我先生一起来了,今天就是来找你们的,真想看看你们啊。”说着话,她指了一下身旁的男子,说:“哎呀,我忘记介绍了,他就是我的先生王茂盛,现在帮助我一起打理公司。”
柳霖把刚才那张银行卡递给李根生,说:“李叔,我看出来了,你们现在的生活比过去好多了,但生意并不理想。当年要不是你们帮我,我可能读不完大学,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这卡里的5万元钱是我和老公的心意,希望你们收下。”

李根生和妻子坚决不收,李根生说:“柳霖啊,虽然当年我们帮助了你,但你也帮助了我们。你帮助我们干活的那些年,小饭店的生意很红火,与你也有关系啊。虽说,你离开我们的时候,我们给了你一笔钱,那也是你应该得的。不是都说,在一个地方干活几年后,走的时候要给补偿金吗,你感谢我们做什么。”
柳霖夫妻一见这银行卡怎么也送不出去,两个人便商量了一会儿。商量完了以后,柳霖说:“李叔、阿姨,我看你们店门上写着出兑的广告。我和老公商量了一下,想把你们的饭店盘下来。你帮我找一下房东,看看我能不能把你们开饭店和住的房子都买下来,再把旁边的房子买几户,改造成一个大饭店。饭店的名字我想好了,就叫善心饭庄。饭店总投资300万元,阿姨您可以用饺子配方作价30万元入股,李叔给我们管饭店,也有10%的干股。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李根生和妻子没有想到,当年的一个小小善举,竟然成就了一个身价不菲的女企业家。柳霖发达之后,并没有忘记当年的恩人,不远千里到异地来投资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