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看了《非诚勿扰》十周年专辑播出,很有感触。这档男女相亲节目刚播出时就比较轰动,因为形式新颖,内容也是社会关注热点。但也引来一些非议,比如个别女嘉宾的不当言论“宁可坐在宝马里哭,也不在自行车后面笑”,这种价值观容易对观众尤其是青年人发出错误信号。
我看了前面几期,就没了新鲜感。也许是节目刚办,缺乏经验,主持人孟非不像现在这样成熟,与之配合的那位乐嘉更显稚嫩。后来加上了黄菡老师,但似乎放不开。整个节目的内容深度不够,只是单纯地为男女牵线搭桥,缺乏对男女婚恋观的指引。后来我就没看了,这一晃就是十年过去了。
最近我才开始又看这档节目,且不是看最新一期,而是看过去老节目的复播。主要原因是想看看现在的男女婚恋观如何,以便为长大了的儿子做些参谋准备。另一个原因就是,复播每一天中午都有,可以集中看。且恰在吃午饭时间,有空看。十年磨炼,孟非的确成熟了,主持节目游刃有余,还能根据男女嘉宾的问题给出比较正确的指引。而且与之配合的两位主持嘉宾黄澜和姜老师也比较出色,都能给出比较精彩的意见。
和十年前台上的男女嘉宾比,现在的男女青年不管是素质上还是学识上也有了相当大的提高,婚恋观总体上还是正确的,但是由于个性上的和家庭因素影响,在男女相互选择时常常因为一些不是很重要的点就错失了很多牵手机会,令人惋惜。
十年《非诚勿扰》节目专辑回顾,从牵手率来说似乎不太高,但给了观众不少启迪。比如对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关心孩子婚恋?“妈宝男(女)”虽不多见,但还是有。父母看不上的对象就坚决反对子女选择,这种事也时有发生。再比如对相亲男女:学历和能力哪个更重要?相貌和人品哪个更重要?还有经济状况,兴趣爱好,性格,异地等等因素,应该成为婚恋的重要因素吗?不少人动不动就说眼缘,似乎一见钟情最美好,其实大多数婚姻都不是这样成功的。相互了解才可能找到彼此动心的那一位,这点有无数事实证明。
所以评价《非诚勿扰》不能单从男女嘉宾牵手成功率来看,还要看社会效果,即对社会大众的教育与引领作用。可以说,这档节目教育了不少台前幕后的男女青年,功不可没。就连担任教育者角色的孟非,黄菡,黄澜,黄磊都从节目中学到了不少有益的东西,大家都在随着这档节目成长。
《非诚勿扰》过去十年走过来不容易,今后再走十年更不容易。社会在发展,人的思想和观念不断在变化,如何应对都需要大家不停地学习和进步。祝福《非诚勿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