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记忆:老虎灶

标签:
老上海老虎灶记忆杂谈 |
分类: 一叶扁舟 |
按网上达人的指点,我今天(21日)特意去造访了安庆东路103号老虎灶。这条马路很短,且它与安庆路是不连贯(在江西北路处断头),你得沿着江西北路寻找此店,才不会走冤枉路。这是虹口区仅存的两家老虎灶之一(另一家在彭泽路47号)。我说明来意,店主(坐门口的)很客气,让我随意拍,还有问必答。从店主那里获悉,此老虎灶有近80年历史,先前是卧式的,大概10年前才改造成立式灶头。我临走时还不忘问店主:“附近还有这样的老虎灶吗?”他说:“还有一家在彭泽路上,你可以去看看。”
灶壁上清晰写着告示:“从09年1月1日开始,热水每并(瓶)0.30元。”明码标价,童叟无欺。在上海这样一个大都市到哪里去找这么便宜的开水?
上图:彭泽路47号老虎灶。老虎灶楼上是招待所(四美轩),勿像从前老虎灶经营浴室和茶馆,为了生存多种经营还是必要的。店里一位中年女子,她见我拍照,还主动热心介绍店史和老虎灶的变迁,令我获知不少。她说这家老虎灶是解放前由一位叫马三(音同)的老板开的,1958年此店公私合营,文革前夕再次转为马先生私有,文革后又收回国有。解放前这里的茶客大多是广东帮,这里是日租界,偶尔也会有日本人来喝茶聊天。改革开放后,曾有日本朋友故地重游,他们万万没想到在有生之年还能见到老上海保存至今的老虎灶,真是感慨万千!
上图:灵济街84号老虎灶。昨天到了那里天色已晚,本想进店与主人聊聊,没想到女主人很不友好,谢绝外人拍照,老虎灶门紧闭不开,我也只能在外围照了几张,了却此事。我今天下午再次造访,此店的男主人见我想拍照,就明确告知:拍照可以,每张100元!女主人赶紧关上大门。这下我才明白昨晚吃闭门羹的真实原因。晕!没想到老虎灶里还有“金矿”?这家店主取财也忒无道了。
前几年有记者报道:“上海最后一个老虎灶仅存于梅溪弄47号”(2008年4月14日03:06来源:青年报,作者:唐骋华,选稿:崔笑愚),它如今还在营业,不过老虎灶的模样变了。到目前为止,它并不是上海仅存的老虎灶。上图是2008年记者提供的梅溪弄47号老虎灶。
2010年5月21日笔者拍摄的已变模样的梅溪弄47号老虎灶。又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老虎灶的门牌号码爱用47(梅溪弄47号,彭泽路也是47号),也许这不是巧合吧?用上海闲话讲“47”就像“水吃,水吃,水要吃伐!”,朋友,侬讲是伐?
补记:2012年3月2日笔者随《生活周刊》记者唐骋华重访安庆东路103号老虎灶,并见到这家老虎灶第三代传人陆明伟(左一)。陆先生接受了采访,叙述了这家老虎灶的前世今生。
补记:虹口安庆东路103号老虎灶原名“长兴园”,由陆明伟的祖父于上世纪30年代始创,迄今达80年。解放前开老虎灶的大多是南通人,陆明伟的爷爷也是通过同乡介绍入行的。早期老虎灶燃料用的是砻糠、木屑,灶头是横式七星灶,上世纪90年代始改用竖式炉子,一般用木柴作燃料(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