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话
每年一次的二会终于开完了,据说今年的二会很热闹,很民主,尤其是二会的不少代表们很二的提案,雷倒了很多P民,在此作为P民之一的老话,向二代表们致以崇高的敬礼,你们辛苦了!
二会中注意到了个别不和谐的声音,有个张代表居然提出现在讲真话难,假话、套话、官话充斥二会中,还好,这样的声音没能冲击我们二会的圆满气氛,张代表话音未落,就有不少二代表们立即奋不顾身进行反击,说没有这种现象,现在开二会,已能畅所欲言,他们说的全是真话、心里话…等等等等,在此不一一列出。至此,张代表的声音就淹没在一片和谐的会风中…
说来也巧,二会前,在开冬奥会,一个18岁的小女孩,周洋,在韩国三夹一的危急形势下脱颖而出,勇夺1500米短道速滑冠军,感动了无数P民,更令P民们感动的是,小姑娘夺冠后的感言,一句朴实的:“可以让我的爸妈生活得好一点儿。”不知道触动了多少人心头最柔软的部分,一时间,网民把这句话捧为“最牛感言”。可是我们的感动还没结束,周的上司,官代表于先生在二会发言,批评小姑娘感谢你爹你妈没问题,首先还是要感谢国家!于是乎,我们这位可爱的周妹妹,再次发言时,变成了:夺得这枚金牌自己要感谢国家、感谢支持者、感谢教练、感谢工作人员、感谢自己的父母。”父母一下被挤到第五位,再也没法让P民们感动了。
同样的感谢,为何第一次与第二次的结果会令P民们有如此大的反差?仔细想想两次感谢,都没错呀,尤其第二次可能更伟大光荣正确吧!
是什么改变了我们对感谢的感觉,答案其实谁都明白,第一次是发自周姑娘的内心,第二次更多的是套话。
而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已生活在套话中,真可谓无处不在,无所不及,君不见我们的官样文章,总是从在什么理论指导下,在什么重要思想指引下,深入落实什么观等等作为开头,结尾总是团结在什么什么下,坚定不移什么。而开会就更能体现着套话的远远流长,会中领导总是发表着重要讲话,闭会前下属总是要表态抓紧落实。而今有个现象很显眼,就是我们的官员们特别喜欢用排比句,且一次比一次多,一次比一次长,而看一看这些排比句,你就会明白套话的市场有多大。当套话成为官方标准语言时,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于代表的“先要感谢国家了”。
没错,我们作为国家的子民,取得一点成就,当然要感谢国家,但是不是每一次我们都得预习一下感谢的套语,从感谢国家开始,到感谢祖宗八代结束?如果是,我们的感言还是感言吗?还能打动人们的心吗?如果不是,你又敢怎样,改?!休想!官代表再批评一通,小P民们只能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我相信从今以后,你再也听不到“可以让我的爸妈生活得好一点儿”这样发自内心的朴实感言,而只能是套话,再套话,不痛不痒,不真不假,不当不正,不冷不热,不温不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