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市场的细分与报业的行动空间(3)

(2005-12-06 02:08:58)
分类: 调查报告

三、北京读报人通常在一天的哪些时段阅读报纸?调查显示,对于北京的报纸读者来说,晚上18:00—22:00、下午13:00—18:00、上午8:00—11:00是三个阅读发生率最高的时段。与人们接触电视和广播的时段特点不同的是,人们接触报纸的特点在于:一是阅读发生时段分布的相对均衡性──在全天的每一时段都有一定量的阅读发生率;而是它与工作时段的“兼容性”──相比较而言,报纸是人们的各种传媒接触行为中最多地发生在人们一般意义上的上班时间的媒介。

接触时段是标示各类受众接触传媒在时间点上的分布。考察这一指标,有助于传媒了解其受众在接触本传媒时的某一特定时段上人们的生活状态及其特点,进而制作出适合这一生活状态特点的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

本次调查表明,对于北京的报纸读者来说,晚上18:00—22:00(阅读发生率为38.5%)、下午13:00—18:00(阅读发生率为26.4%)、上午8:00—11:00(阅读发生率为22.5%)是三个阅读发生率最高的时段;此外,有15.6%的人习惯在中午11:00—13:00阅读报纸、有9.1%的人习惯在早上8:00以前阅读报纸、有8.6%的人习惯在晚上22:00以后阅读报纸。

与人们接触其他传媒的时段特点不同的是,电视之于人们的收视则非常集中于晚间,除此之外的其他时段,电视的收视率都在一个低位上运行;广播则有两个明显的优势收听时段:早上8:00以前和中午11:00—13:00;报纸则不同,人们接触报纸的特点在于:一是阅读发生时段分布的相对均衡性──在全天的每一时段都有一定量的阅读发生率;而是它与工作时段的“兼容性”──相比较而言,报纸是人们的各种传媒接触行为中最多地发生在人们一般意义上的上班时间的媒介。换言之,报纸是各种传媒中时段兼容性最好的媒介。(参见表3及下图)

一般来说,其读者群的优势阅读发生率处在不同时段的报纸应有不同的对策性定位:主要是人们下午下班以后的闲暇时段(18:00—22:00)阅读的报纸主要的竞争“对手”是电视,因为此时也正是电视收视的第一“热点时段”。因此,在这一时段上,电视的收视与报纸的阅读是有竞争的──看谁的内容更精彩,更让人觉得有价值。主要是人们上班时间阅读的报纸则需注意其传播内容与工作氛围的兼容性,选题的重大、内容的“解惑”是其最需强调的品质,而过于娱乐化的内容则显得不太适宜;主要是人们早上上班前或上班途中阅读的报纸则需注意其信息容量的密集与版式安排的快节奏,丰富、明快应成为主打这一时段的报纸的基本风格。

表3 北京地区各类受众每天接触各类传播媒介的时段分布(多项选择)
媒介类别 8:00以前 8:00--11:00 11:00--13:00 13:00--18:00 18:00--22:00 22:00以后
报纸 9.1% 22.5% 15.6% 26.4% 38.5% 4.4%
广播 39.7% 14.8% 20.5% 8.6% 18.9% 8.6%
电视 8.1% 8.8% 9.4% 8.4% 83.8% 10.7%
杂志 2.7% 12.9% 21.5% 28.0% 28.8% 12.7%
书籍 3.7% 19.4% 13.9% 24.9% 35.5% 18.9%
上网 13.3% 25.5% 14.3% 17.9% 22.4% 12.8%

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images/yuguoming/yyy-3.gif

四、双休日人们阅读报纸的时间是多了还是少了?调查表明,有31.4%的人表示比平日读报的时间“多一些”或“多很多”──主要是自费订阅者;但也有24.6%的人表示比平日读报的时间“少一些”或“少很多”──主要是公费订阅者。总体上看,在双休日看报纸时间增加的人数比例比减少的人数比例要高出6.8个百分点。

调查表明,除上网和听广播外,人们在双休日接触传媒的时间普遍增加了──其中尤以人们收看电视时间的增加为最。而人们阅读报纸的时长变化则呈现较为复杂的格局:既有31.4%的读报人表示双休日比平日读报的时间“多一些”或“多很多”,也有24.6%的读报人表示双休日比平日读报的时间“少一些”或“少很多”。总体上看,在双休日看报纸时间增加的人数比例比减少的人数比例要高出6.8个百分点。(参见表4)

那么,是哪些人在双休日读报的时间增加了,而哪些人在双休日读报的时间反而减少了呢?数据分析显示,在双休日减少读报的人群中,绝大多数人是“公费”读报者;由于双休日的关系,他们无法接触到单位订阅的报纸,这也正是前述调查数据所显示的北京地区读报者队伍从数量规模上看双休日比平日减少118万人的缘由之所在。而对于那些自费读报者而言,他们在双休日读报的时间显然比平日要多很多,数据分析显示,在双休日增加读报时间的人当中,几乎全都是自费订阅(含零购)的人。显然,对于那些主要依赖公费发行的报纸而言,双休日减少篇幅是明智之举;而对于那些主要依赖自费订阅的报纸而言,双休日则是扩大篇幅,增加传播量的绝好时机。

表4 北京人在双休日接触各类传媒时长的增减
报纸 广播 电视 杂志 书籍 上网
比平时少很多 9.6% 11.7% 2.3% 11.8% 11.4% 44.3%
比平时少一些 15.0% 15.0% 3.9% 13.8% 14.9% 8.0%
和平时差不多 44.0% 47.2% 30.6% 45.4% 43.5% 37.6%
比平时多一些 27.2% 22.8% 43.7% 25.3% 23.5% 6.4%
比平时多很多 4.2% 3.3% 19.5% 3.8% 6.7% 3.8%
增减比例 +6.8% -0.6% +57.0% +3.5% +3.9% -42.1%

五、北京读报纸主要是为了什么?调查显示,“了解国内外时事”、“了解社会观点和社会思潮”、“了解实用生活知识和消费信息”是人们今天阅读报纸的主要目的;同时,提供上述三项信息服务也是报纸在与其他传媒竞争中张显自身价值的主要“卖点”所在。

大众传播的一般功能或许可以用“解闷”(娱乐和心理调适)、“解气”(舆论监督和社会渲泄)、“解惑”(与新闻和资讯相关的意义系统的提供与指导)来概括。问题是,由于传播媒介自身特有的性质不同,人们之于不同传媒的功能期待也就有所不同。那么,在传媒的竞争和比较中,北京人对于不同媒介的特定的功能期待是什么呢?本次调查列举了人们之于传媒的8个信息获得的主要方面,并举出7种传媒类型,征询被访者“通常习惯于通过哪些传播媒介来获得”上述信息的。调查表明,报纸和电视仍然是目前大众传播领域最为人们所倚重的两大传媒。其中,报纸在人们“了解国内外时事”、“了解社会观点和社会思潮”和“了解实用生活知识和消费信息”方面胜于电视的作用,居人们倚重的媒介的第一位;而电视则在“获得社会知识和开阔眼界”、“了解与工作学习有关的信息”、“了解时尚和流行趋势”、“娱乐消遣”和“放松心情,精神调适”方面成为人们倚重的第一媒介。此外,调查发现,广播在人们“了解国内外时事”、“了解社会观点和社会思潮”、“了解实用生活知识和消费信息”、“娱乐消遣”和“放松心情,精神调适”方面起着较为重要的辅助和补充作用;书籍在人们“了解与工作学习有关的信息”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杂志则在人们“了解时尚和流行趋势”方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而作为新兴传媒的因特网也异军突起,分别在人们“了解国内外时事”、“了解与工作学习有关的信息”和“娱乐消遣”方面超出境外媒介的作用,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媒体。

从报纸自身的情况看,人们对报纸在信息获得方面的对象性功能期待可以分为三个梯次:一级功能性期待是,了解国内外时事、了解社会观点和社会思潮、了解实用生活知识和消费信息;二级功能性期待是,获得社会知识和开阔眼界、了解与工作学习有关的信息、了解时尚和流行趋势;三级功能性期待是,娱乐消遣、放松心情,精神调适。

在上述调查发现中,使人颇感意外的是,北京人在“了解国内外时事”方面最为倚重的是报纸,而不是电视。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由于电视之于人口的高覆盖率,人们习惯上认为电视在时事新闻的传播方面胜于报纸的影响力,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然是对此判断的一个有力的“修正”,其实,传播学界对“信息爆炸”时代传媒角色定位素有“洗菜论”之说,这种理论认为,在信息激增的条件下,传媒的使命与其说是提供信息,不如说是筛选、整理和解释信息,使信息有序化,并赋予信息以特定的意义。显然,如果这一理论成立的话,报纸由于其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有序集纳性、逻辑解释性以及读者对于“传—受”速度的可控性等等特有的优势,因而它对于履行传媒在上述方面的角色功能比电视更具优势。(参见表5-1、5-2、5-3)

表5-1 北京人对报纸在各类信息获得方面的倚重程度
接触目的 主要依靠 其次依靠 倚重指数*
了解国内外时事 48.7% 30.3% 1.28
了解社会观点和社会思潮 34.8% 35.0% 1.05
了解实用生活知识和消费信息 33.6% 29.8% 0.97
获得社会知识和开阔眼界 32.4% 22.3% 0.87
了解与工作学习有关的信息 26.4% 31.4% 0.84
了解时尚和流行趋势 30.0% 24.2% 0.84
娱乐消遣 27.6% 9.2% 0.64
放松心情,精神调适 26.3% 8.6% 0.61
*倚重指数加权赋值:主要依靠=2;其次依靠=1;未选=0

表5-2 北京人对7种媒体在各类信息获得方面的倚重指数
接触目的 报纸 广播 电视 杂志 书籍 因特网 境外媒介
了解国内外时事 1.28 0.35 1.14 0.03 0.02 0.03 0.02
了解社会观点和社会思潮 1.05 0.38 1.00 0.24 0.10 0.02 0.04
了解与工作学习有关的信息 0.84 0.32 0.72 0.34 0.46 0.06 0.04
了解实用生活知识和消费信息 0.97 0.32 0.99 0.31 0.14 0.02 0.04
了解时尚和流行趋势 0.84 0.31 0.97 0.48 0.08 0.04 0.07
获得社会知识和开阔眼界 0.87 0.23 0.95 0.28 0.34 0.06 0.07
放松心情,精神调适 0.61 0.45 0.99 0.37 0.27 0.02 0.06
娱乐消遣 0.64 0.44 1.03 0.32 0.21 0.04 0.00

表5-3 北京人对7种媒体在各类信息获得方面的倚重性排位
接触目的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 第六 第七
了解国内外时事 报纸 电视 广播 杂志 因特网 境外媒介 书籍
了解社会观点和社会思潮 报纸 电视 广播 杂志 书籍 境外媒介 因特网
了解与工作学习有关的信息 报纸 电视 书籍 杂志 广播 因特网 境外媒介
了解实用生活知识和消费信息 电视 报纸 广播 杂志 书籍 境外媒介 因特网
了解时尚和流行趋势 电视 报纸 杂志 广播 书籍 境外媒介 因特网
获得社会知识和开阔眼界 电视 报纸 书籍 杂志 广播 境外媒介 因特网
放松心情,精神调适 电视 报纸 广播 杂志 书籍 境外媒介 因特网
娱乐消遣 电视 报纸 广播 杂志 书籍 因特网 境外媒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