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空机制推出无悬念

(2006-06-25 17:16:56)
2006.06.14
 
管理层誓要推出做空机制
管理层这么多年的改革,一直遭到市场的置疑。由于没有给市场自身调控更多的制度平台,因而市场不能调节,管理层每次不得不出来干预。
现在通过建立以股指期货为代表的做空机制,分化了市场的置疑,管理层能够退居幕后,或者说改革阻力相对较小,改革成本相对较低。
首先就市场本身而言,通过做空机制的推出,市场有一个更加稳定的氛围,能够通过自身力量来抑制流动性过剩导致的股市泡沫。
在一个单边市场里,是没有博弈的。通过做空机制建立,制造市场自身的博弈的制度基础,从而达到抑制泡沫的目的。
推出股指期货为代表的做空机制,通过市场的博弈抑制股市泡沫,应是资本市场的长期目标。当然,任何制度都不是万能的,从成熟市场的经验看,一旦市场进入疯狂状态,是体现不出制度的效果的。任何一个制度必定是在一定条件下发挥作用。
其次,从短期而言,做空机制将使得市场的内部出现分化,从而减低管理层改革的阻力。
目前,一旦出现管理层出台某些改革,导致股市下跌,市场会把矛盾的焦点指向管理层推出的改革。这次中行上市是最典型的例子,尽管我们认为中行上市不过是市场下跌的诱因,而非主要原因。但是市场依然会把下跌和中行上市直接联系起来。这是当前管理层非常苦恼的问题。
而通过推出做空机制,一方面市场的力量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股市泡沫,而不会出现现在股市出现泡沫的时候,管理层被迫(无论是自主还是不自主)挺身而出的状况,另一方面,市场的下跌,部分投资人依然可以从中获得收益,因此,管理层推出的改革受到的阻力也会小一些。做空机制给了市场制度平台,从而代替了管理层的调控,管理层也能市场解脱出来,受到的置疑自然少了很多。

如果说做空机制的建立和体现出真正的市场效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那么管理层之所以迫切推出做空机制,显然是看重其短期内可以将管理层从市场的解脱出来,从而可以轻松从市场下跌的矛盾焦点中消失。
管理层十多年来的改革,调控手段僵化,要么是发表社论,要么是扩容导致的下跌,而现在看来,管理层已经清晰的意识到(如果我们肯定未来是大扩容年,也肯定改革的步伐),可以利用建立做空机制,更多的让市场自身调整,而不用像现在这样直接干预市场。
就如此前我提到的,未来资本市场将面临大规模的扩容,而资本市场改革的步伐,也依然会继续下去,像股改进入攻坚、上市公司清欠等等。这些稍出现什么问题和变化,就很容易导致市场的下跌。刚刚恢复人气和信心,很容易被扭转。如此一来,管理层将不得不重回停止扩容,调控行情的老路上去。管理层难免不受行情束缚,改革的阻力将会越来越大。
因此,要将从市场中解脱出来,创造行情的上涨和下跌对市场的对等效应是管理层必然的选择。像股改攻坚,清欠,一旦出现问题公司,导致市场下跌,人们自然又会置疑管理层,那么现在可以通过做空机制,让这样利空的消息,变成获利的通道,那么这些改革就会化解人们的置疑和责难,使得改革的难度降低,而未来改革的问题依然很多,无论是扩容大规模上,还是股改攻坚,清欠,严刑峻法等。
从这个角度上说,管理层迫切需要建立做空机制,以配合扩容和进一步的改革。而无疑,建立以股指期货为代表的做空机制,是管理层的自我救赎的现实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