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仲尼逸事》之《浸水与膏雨》(2021年2月18日)

(2021-02-18 14:20:11)
标签:

历史

文化

时评

分类: 日志


孔子去世后,除孔门弟子外,鲁国民众表现得并不那么悲伤。鲁国政卿季康子不怀好意地问子游道:“我听说同声者相求,同志者相好。您的老师孔子在世时对郑相子产格外敬重,事如兄长 []。然而世人称子产是宽惠爱人的仁者,称孔子是既仁且智的圣者,难道圣者应该敬事仁者?圣者与仁者孰高孰低、孰先孰后?”

子游从容地应答道:“如果用子产的宽惠爱民与孔子的既仁且智进行比较,就如同浸水比于膏雨。”“浸水”是灌溉庄稼的流水,“膏雨”则是润物无声的霖雨。

季康子又说道:“子产去世的时候,郑国人悲恸不已,男子解下了佩玦,女子卸下了簪珥,里巷哭声不绝,笙竽不作。然而孔子去世的时候,我没有听说鲁国人悲恸如此,这是为什么呢?”

子产的为政风格是“其养民也惠” [],就是善于实惠于民,但是他在礼乐教化方面却无所作为,儒家学派多有诟病,故而子游说:“子产对民众施以小恩小惠,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就像浸水灌溉庄稼一样,水流到的地方庄稼就能生长,水流不到的地方庄稼就会枯死;而孔子对民众施以礼乐教化,却是化人性于无形,就像膏雨从天而降一样,普天下的民众虽然不知天雨从何而来,但是都能感受到膏雨的恩泽。老子曾经说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意思就是,最大的恩德是普惠天下而无形(‘不德’)。”

季康子觉得子游说的很有道理,故而连声称善。

(《孔丛子·杂训》)

 



[]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之所严事:于郑:子产。”

[] 《论语·公冶长篇》。

[] 《老子》第三十八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