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逸事》之《卫将军文子将立先君之庙于其家》(2021年2月17日)
(2021-02-17 10:50:19)
标签:
历史文化时评 |
分类: 日志 |
卫将军文子是春秋时期卫国公室贵族,卫灵公之孙,复姓公孙,名弥牟,字子之,谥文子,将军为其氏,而非其官职 []。文子与孔门弟子关系密切,他曾与子贡纵论孔门诸贤,相关言论收录在《孔子家语·弟子行》中,是研究孔门诸贤的重要资料。
卫灵公去世后,卫出公与原太子蒯聩争夺君位,君臣父子名分不清,行为失当,卫国政坛长期陷于混乱局面,宗庙祭祀先祖仪式也因无人主持而时断时续,因此文子想在自己家里设立先君之庙,定期举行祭祀先祖活动,但是他不了解相关礼制规制,于是就请孔门弟子子羔去向孔子请教。
先君之庙是祭祀历代诸侯国君的公庙,卿大夫之家是不可私自设立的,否则有违礼制,所以孔子答道:“古代礼制中没有在私家设立公庙的相关规定,所以我无从作答。”
子羔又问道:“请问古代建立宗庙有哪些体现尊卑上下的礼制规定呢?您能给我讲一讲吗?”
孔子说:“周王朝一统天下以后,分封诸侯,划土分界,设立祖庙,建立国家,在此过程中就已制定了一系列体现亲疏、贵贱、多少有别的等级制度。比如在设立祖庙的规制方面,天子建七庙,左边三座昭庙,右边三座穆庙,连同太祖庙共七座。太祖庙是祭祀开国始祖的场所,所以每个月都要举行一次祭祖仪式。远祖的庙叫‘祧’,通常设有二祧,每季都要举行一次祭祖仪式。分封诸侯建五庙,左边两座昭庙,右边两座穆庙,连同太祖庙共五座。远祖的庙统称为‘祖考庙’,每季都要举行一次祭祖仪式。大夫建三庙,右边一座昭庙,右边一座穆庙,连同太祖庙共三座。远祖的庙统称为‘皇考庙’,每季都要举行一次祭祖仪式。士人建一庙,叫做考庙,没有祖庙,父祖合祭,每季都要举行一次祭祖仪式。平民百姓则不立庙,一年四季在家中寝室祭祀祖先。这种设立宗庙的等级制度从上古时期有虞氏延续到周代都没有改变。但凡四代帝王举行郊祭时,祭祖和祭天仪式是同时进行的;每五年一次的盛大禘祭仪式,祭祖与祭天仪式也是同时进行的。地位是太祖的,他的庙不毁;不到太祖辈分的,即使受到禘、郊的祭祀,他的庙也可以毁。古代把祖有功而宗有德的叫做祖宗,他们的庙都不能毁。”
孔子把古代设立宗庙的礼制规范和等级制度都介绍清楚了,至于卫将军文子后来是否在自己家里私立先君之庙就不得而知了,因为古代礼制在当时已经没有多少约束力了,所以孔子的话也没有什么影响力了。
(《孔子家语·庙制》《礼记·祭法+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