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逸事》之《臧文仲、臧文仲孰贤》(2021年2月14日)
(2021-02-14 11:08:16)
标签:
历史文化时评 |
分类: 日志 |
鲁国臧氏是公室贵族,先祖臧僖伯是鲁孝公之子。鲁隐公在位期间,他为辅政大臣,曾规劝鲁隐公要尊崇礼制,专心理政,不要远涉棠地去观鱼(捕鱼) []。臧文仲、臧武仲是春秋中期臧氏宗主,世袭司寇之职,他们在鲁国历史上不仅是有影响的政治人物,也是褒贬不一的争议人物,所以孔门弟子经常会请孔子比较二人孰贤。
颜渊问孔子道:“臧文仲、臧武仲二人,哪一个更贤能呢?”
孔子答道:“我认为臧武仲比臧文仲更贤能。”
若论历史功绩和政治影响,臧文仲显然比臧武仲大得多,然而孔子却贬臧文仲而褒臧武仲,颜渊感到不解,他说:“臧武仲虽然人称圣人,但是他身陷祸害却不能免于罪责,致使臧氏失去世袭贵族的地位,这说明他的智慧不足以称道;他不擅长打仗,却要亲自率师出征邾国,结果兵败狐骀,鲁军死伤无数 [],这说明他的智慧与圣人的名声不相符。臧文仲虽然去世已有多年,但是他的治政智慧和理政格言仍然被后人奉为圭臬,反复引用,可谓不朽。您怎么说臧武仲比臧文仲贤能呢?”
孔子说:“臧文仲身死而言立,所以谥号曰文,称文仲。然而他生前在道德修养方面存在诸多瑕疵,具体而言,他有三件不仁之事和三件不智之事。”
颜渊说:“您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孔子说:“臧文仲三件不仁之事:下展禽(弃贤大夫柳下惠而不用) []、置六关(设置六关来征税)、妾织蒲(让妻妾编织蒲席到市场上去卖,与民争利);三件不智之事:设虚器(私自收藏天子专属器物蔡龟)、纵逆祀(纵容礼官夏父弗忌在主持祭祀仪式时违反昭穆顺序)、祀海鸟(鼓动国人祭祀海鸟爰居)。这些不仁不智之事都是违周朝礼制的,在当时造成恶劣影响!相比较而言,臧武仲虽然在政绩方面不如臧文仲,但是他遇大事却不糊涂,比如他流亡到齐国之后,齐庄公知其贤能,打算封给他田地和城邑,然而他敏锐地觉察到齐国将要发生内乱,就故意用言语激怒齐庄公,因此取消了置田,规避了风险,这就是一个成功的智者 []。一个真正的智者,不仅能够沉着应对眼前的危机,还能够成功化解未来的凶险,所以做一个成功的智者是很难的。也许你会问,为什么臧武仲在鲁国没有能够成为一个成功的智者呢?那是因为为人处世仅凭智慧是不够的,还必须做到‘顺事恕施’,‘顺事’就是顺势而为,‘恕施’就是善于妥协。臧武仲在‘顺事恕施’方面做得还不够严谨,所以在鲁国没能免于灾祸。”
弟子冉有和子路也曾就臧文仲纵逆祀和臧武仲率师与邾人战于狐骀等事件分别向孔子请教,孔子仍然坚持保守立场,对他们的不礼行为进行了批判 []。
孔子评判历史人物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言行举止必须符合礼制规范。臧文仲、臧武仲都是当朝重臣,他们主要致力于解决眼前的实际问题,所以行事风格比较开明务实,不拘礼俗。然而孔子却顽固地坚持礼治主义的保守立场,无论臧氏在辅政期间为鲁国做出多么巨大的贡献,都很难得到他的认可。
(《左传·文公二年》《孔子家语·颜回》)